没想到才过了七八天,甘棠书坊就借着送糕点的名头把书交了。
甘棠书坊和全棠居在背后原来是一个东家,桓昭满意地摩挲着书皮,估计类似这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干。
怪不得以前他总听说别的公子厢房里净是些情态缠绵的通俗话本,桓昭一早便好奇这些东西是怎么送到手上的,只是他与别家郎君关系泛泛,再加上桓昭心高气傲讲话不留情面,竟也一直没人告诉他其中关窍。
他已经叫洗砚去送点心,天光大亮,桓昭莫名体会到一种白日宣淫的刺激感。
按理讲没人会在这时特意来看他,桓昭的睫毛微微颤动起来,只是奕王府一向治家严谨,这样的话本若是让母王长姐看到,别说什么水本粉本,统统都是拿去烧掉的下场。
万一被发现了,桓昭心跳如鼓,恐怕他也要被关到祠堂挨一顿教训。
供在堂上的戒尺可不是玩笑,桓昭想起长姐幼时也曾贪玩误了读书习字,母王本想回护几分,谁料到请来的教书娘子不为所动,最后硬是打了十下手板,让桓曦吃了好一通苦头。
不若就不看了——
可是定都定了,桓昭在心里小声反驳,银钱也付过了,虽说五吊钱不是什么大开销,毕竟他住的屋子里随眼一扫有的是贵重物什,但钱花出去总得有个响儿,他……
看么?不看么?
又想看又不敢看,两下想法撕扯,水蓝色的话本落在桓昭眼中竟活脱脱变成一块烫手山芋。
“小昭儿?”
攥着崭新的话本,桓昭正在犹豫,不期然门外远远传来长姐的声音:“明天是十五的大日子,登山门祭拜后土大帝宜早不宜迟,你可别贪睡错过了好时辰。”
嗖地把书册藏到锦褥下面,应了桓曦一声,惊魂未定,桓昭慌忙装出一副自己正在品茶闻香的做派。
“发生什么事了?”世女刚进屋就看到弟弟煞白着一张小脸:“近来天气也算不上十分炎热,你怎么看着反倒跟中暑了似的?”
别是风寒入体生了病,仔细瞧桓昭几眼,世女就要赶人去榻上躺着。
左近太行,右靠邯郸,因其丰富的铁矿资源,铁密台自古以来便是官营冶铁业的重镇。
“督领,我们还要往前走吗?”左使从斜后方驱马赶来:“离铁密台还有五六十里路,错过这个驿站,就只能进城再歇息了。”接连赶了数日的路,左使欲言又止,众人早已形容疲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