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

首页

第175章 烽烟临寨(1/5)

    柳溪村东的演武场,在烈日的炙烤下,泛着刺眼的白光。

    周朔紧紧攥着火铳木柄,手心沁出的薄汗让木柄变得湿润,熟铁打造的铳口还冒着袅袅青烟,丝丝缕缕地升腾,在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。

    五丈外的草靶上,一个黑褐色的弹孔擦着红心偏出半寸,仿佛是命运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。

    如今的火器营,已从各营抽调了三百余人,规模初具。

    工匠们夜以继日地赶工,终于造出了一百余支火铳、十门小型火炮,还有三十七桶颗粒火药,勉强达到了成军的标准。

    这一切成果的背后,是煤炭的发现带来的变革。采用高炉覆土法闷烧焦炭,意外地在烟道里提取出了大量硫磺,大大降低了火药的成本,才使得火器的生产有了如今的规模。但受制于养殖场规模,鸡蛋产量有限,颗粒火药的产量也因此受到极大限制,这是时代的局限,只能等待时间去慢慢突破。

    火器营的队员们身着统一的服饰,整齐地站立着,身姿挺拔如松。周朔站在队伍前方,目光如炬,扫视着全场。“火器营作为一个全新的兵种,承载了我太多的期许,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!今天,我亲自教大家如何使用火铳。”我的声音坚定而有力,在演武场上空回荡。

    周朔拿起一支火绳枪,高高举在手中,开始详细讲解:“这就是火绳枪,这是枪管,它是火绳枪最重要的部分,弹丸就是从这里发射出去……”

    我将火绳枪的构造一一拆解说明,每一个部件的作用、每一处细节都讲解得十分透彻。

    随后,我拿出一个小竹管,熟练地拔开塞子,“这是定装火药。使用时,先往火药仓里倒入少量的火药,关上仓门,这一步是为了引火。然后再把剩余的火药倒入枪管,用钎条压实,这样才能保证火药燃烧时产生足够的推力。接着,把这小圆形丝绸和弹丸一起压进枪管,在火药仓上放上火绳,举枪,用线香点燃火绳,瞄准,扣动扳机,火绳会掉进火药仓引燃火药仓火药,继而引燃枪管火药,弹丸会在火药的瞬燃下产生强大的推力发射出去。当弹丸发射出去后,需用特制毛刷迅速清理枪管,才能继续下一次发射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,一排开始装弹练习!”周朔下令道。

    在队伍中来回踱步,细心地指正队员们的错误。

    “临阵之时千万别慌,要平时多练习,练到每十个呼吸装填发射一次,才算合格!”我严肃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李石头,你装填错误,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