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娘挠一把脸蛋,仍是一脸不解,“赵叔要过生辰了?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,半点挨不着啊?”
“你呀你!”看她仍是一知半解,半点摸不着头绪,云娘委实羡慕了。
“你可真是在蜜罐里泡大的,想必你爹娘从小对你宠爱有加,养成了你现在这幅半点不知世上艰辛,连人家的话外音都听不出来。”
杏娘羞赧地低下头,“不瞒嫂子,我这个人就是个直肠子,说话做事都喜欢直来直往。我娘家人口虽多,我却是最受宠的,爹娘又能自个挣钱不靠儿子。所以无人敢反抗他二老的心意,他们娇宠我也没人敢质疑。不过……”
她叹了一口气,“不过嫁了人离开爹娘,方知人的心思真是多,复杂难测。通常嘴里说的跟做出来的完全是两码事,人一拐弯抹角的说话,我就听不懂了。为此不知吃了多少暗亏,可我就是没长那根弯弯绕绕的肠子有什么法子,哎……”
云娘安慰她:“这也不难的,你只是经的事少,从小生活的环境单纯,你爹娘也没教你,所以才迟钝了点。就拿今天的事说吧,我婆婆先是从风湿膏入手引出李老爷子,再从李老爷子的寿宴说到子女孝顺。
自个亲爹肯定是尽孝的,就是为了让你附和她的话,借着你的话来提点我,让我同意办寿宴……结果你不上套,没按照她的心思走,她就改变策略说起你婆母,毕竟丛三奶奶当初是举办过四十寿辰的。
可你还是没听懂她的暗示,竟然把你婆母臭骂一顿,她顿时就尴尬了……无非是你听不懂,可我能听明白啊,她特意过来说了这么一大通,反被你弄得下不了台。在我这里子、面子全丢个精光,可不就狼狈地走了……”
云娘把今天的对话剖开、理顺,细细给杏娘一一讲来,“平日里我们东一句西一嘴的聊家常,是漫无目的,想到哪说到哪,就是为了打发时间。若有人跟你说话时一直绕着一个话题打转,那你就要打起精神了,人家肯定在绕圈子。
要是没有目的,何必费时费力扯着你说个没完,而且还只说这一方面的……你要是听懂了一点边角,却不清楚她的目的,不妨顺着她的话往下说,铺垫了这么久,她总要说出最终目的。
若是你压根不想搭理她的话茬,干脆就反着她的话说,人说什么你呛什么,弄得她说不成也就消停了。”
杏娘越听嘴巴张得越大,以往的认知在此刻坍塌成废墟,呆滞的脑袋瓜不时飘过这样的念头:人怎么能狡猾成这样,说话绕弯子堪比水路十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