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说起来,鱼丸是道菜,九十年代厦门福州一带便出现了量产,那时还有人挑着扁担沿街售卖,两张小方桌,几把小椅子,手里端着一碗鱼丸汤,别有一番滋味。
不过那边的鱼丸个头不小,中间还裹着肉馅,而孟婵做的鱼丸有点类似于后世出现的鱼豆腐,所以,她定的价格并不高。
一块钱能买十二个鱼丸,这已经够平常人家的一道菜了。
围过来的家长们被孩子缠磨着要买,问完价格之后基本上一要便是五毛一块的,偶尔有人要个两三块钱的。
炸茄子也有不少人买回去尝个鲜。
孟婵的炸串市场就这么打开了。
几天之后,生意逐渐稳定了下来,抛去成本,炸串一个下午能挣五十左右。
加上上午的早餐生意,一天的利润是两百多,一个月下来有六七千,孟婵喜的眉开眼笑。
少了路上的折腾,赵景煊就只是每天给孟婵打打下手,切豆腐和茄子的任务孟婵全权交给了他,毕竟不是谁都有把所有食材切的分毫不差的功夫的。
不过,某天上午,赵景煊出去买豆腐,去的时间比以往长了不少,回来之后便跟孟婵说,他要跟县里的运输车队去南方跑一趟。
孟婵:“???”
怎么两个小时不见,这人就进了运输队了呢?
后来她才弄明白,原来是因为碰到了“熟人”。
赵景煊去买豆腐时遇到了上次被路霸截住的货车司机,司机叫周卫东,干长途运输已经好几年了。
如今企业的私营运输队开始出现,周卫东原本在县运输队里当临时工,不过后来被个关系户给顶了,他就被私营给要走了,人家给的钱多,他去了之后一路干到了二把手。
他们这边有一批水果急需要运出去,偏偏车子出了问题,县城这边解决不了,只能从省里请人来修,可省里就给派了个学徒来,问就是老师傅太忙来不了。
周卫东和他老板确定是有人在阴他们,可水果不等人啊。
他中午请人吃饭,求人家帮忙想想办法,出来之后就遇到了赵景煊。
周卫东是个话多的,也是刚刚吃饭的时候受了气,加上喝了不少酒,哪怕赵景煊话不多,他说着说着也把自己遇到的事秃噜出来了。
赵景煊并不是什么热心的人,比起听周卫东抱怨,他更想赶紧回家串签。
不过周卫东说的一句话让他心中一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