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容易的,真的要化为乌有吗?没有是不是更好,不仅是看个人的意见,就算整体同意,概念同意吗?
禁忌:那概念同意吗?
妖妇:它会默认。即没拒绝,也没同
意,这是概念的偏见。概念说:我对你将化为乌有这回事存在偏见,但我不说。这就像是存在一个漏洞,而这个漏洞中可能会产生新的概念,当有谁去钻这个牛角尖,那它们是否在说不同意?或许。
这一个分道扬镳,一个殊途同归的是徒劳,但也可以是功劳,具体需要看情况,看是不是存在分歧。
禁忌:嗯嗯。
妖妇:在见!
禁忌:再见
明日第二局。
明日隔日啧啧。
第二场赌局。
传说世尊如来,普度众生,这一位名为佛,而这佛可能来自一场赌局,哈哈。
至于为什么嘿嘿。
我等于世犹如世尊,而与鬼怪对赌则如来日。
鬼怪:世尊真的是不放过任何契机。
世尊:或许这是奇迹。佛仅仅只是赌注而已。
鬼怪:那这份赌注从何而来。
世尊:从我们对赌中产生。若我们的对赌是私,它无需见证,无需旁观,但需要证明,证明这场赌局的存在,比如说赌局中诞生的佛。
鬼怪:世尊高见。
世尊:这可不是我等高见,而是历代思绪。
鬼怪:那世尊赌什么。
世尊:我等赌生死。那你等赌什么?
帝塑造的可能,在那个时候未来不是渺茫的而是没有,它塑造了有可能,那是不存疑虑的信念,一往无前。
神前途渺茫自神而出,它们在观望,但却看不清犹如一片迷雾,相比于帝,神的功绩无疑更小,但可以理解,毕竟五帝之后的神,活在一个断代,本无可能是不太容易塑造成有的,这其中自然有些代价。
如坚定的信念塑造了一份有可能未来的同时,亦可能带来绝望,要是活在那样一个绝望时代,神能有所表现,已是很出色了。
如果对于神的表现用上一个形容词:光阴。
或许神需要光明,故而屡屡展现神迹,那是为了光明,因神的本质是阴寒的,需要光明来温暖温暖。
这是神在渺茫中的光明前途,只不过在当时神不明,但相比帝塑造的可能,经过神的一番观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