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那首曲子,就是《献给我的爱丽丝》。
不过,笹岛京也还是头一次将钢琴弹的这么温柔,前世很多人所说的什么带着感情弹奏乐曲什么的,他这一次好像终于体会到了。
说起来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,只是一直盼望着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,那种心情,现在的笹岛京也仿佛也能够体会。
一曲结束,潼恩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他身后,然后问道,“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?”
看她好像又恢复了从前那种对什么都很好奇的样子,笹岛京也觉得心情很好,于是忍不住随口和她开了个玩笑,“叫《献给我的潼恩》”
冰白发的少女似乎呆呆的愣住了,说起来,潼恩不会从来都没有被人开过这种玩笑吧?所以她的反应果然很迟缓,随后才意识到自己被戏弄可。
“不会有叫这种名字的曲子的。”
她将头转过去,语气不明地说道。
原来潼恩被开玩笑后是这种反应。
“对不起啦……其实它叫《献给我的爱丽丝》,是前世很有名的作曲家写给喜欢的人的。”
不过,这其实也是一个谬误,因为贝多芬的心上人是他教的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,在心情非常甜美、舒畅的情况下,他写了一首《A小调巴加泰勒》的小曲赠给她,贝多芬就在乐谱上题上了“献给特蕾泽”这样几个字。
以后,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蕾泽那里。贝多芬逝世以后,在他的作品目录里也没有这支曲子。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处代,一位德国音乐家为写贝多芬传记,在特蕾泽.玛尔法蒂的遗物中,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,但他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却把曲名错写成《献给爱丽丝》。
于是乎,人们从此反而忘记了《献给特蕾泽》的原名,而称之为错误的《献给爱丽丝》。
听了这个故事后,潼恩觉得颇为不满意,觉得这样颇为不尊重作曲家,毕竟怎么能没有以他心爱的人的名字流传呢?说到底他们这个时代是很注重这个的,无论人类还是魔族,都希望自己的名字能被撰写进传说,在歌谣中传唱。
但想到这个,笹岛京也反而感到苦涩,因为潼恩在那些传说中的形象远没有她本人万分之一的好,甚至刚刚追赶他们的那两个老头子,竟然还把潼恩称为“魔女”,难道他们就那么轻易的被教皇给哄骗了吗?潼恩可是被作为救世的牺牲品才会受到那些折磨,却反而要被污名为“魔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