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举考试传承并没有几年,但是一经开始,便在天下间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吸引力。
虽然这种制度根本就不可能将世家门阀的影响革除在外,但已经在最大的程度上,维护了朝廷取士的公平性。
从有科举考试开始,到现在也不过召开了十几场而已。
相比于后世动辄十几万、几十万的学子而言,敢来参加科举考试的人,总共只有几万而已。
即便这个数字还在增长,实际上在距离科举考试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,增长的幅度已经变得极其缓慢。
清明之后便是春,真正的春天到了。
长安城中杨柳依依,景色美不胜收。
太子李承乾作为当前竹叶轩的暂代大掌柜,已经在商行之中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权柄。
在心里面感觉格外爽的同时,李承乾也要付出一定代价。
最大的代价就是,他快要累死了...
每隔三天就要进入中枢观政,每天都要去东宫处理政务,每隔五天就要去皇宫里的听涛阁读书。
最关键的是,每天都要为竹叶轩处理大量繁杂的业务工作。
员工的升迁调动,商行使用的每一笔钱,包括每一桩产业的运行情况,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,已经让李承乾一个头三个大了。
他迫不及待的希望有人能够来帮他一把。
好在,李义府他们及时赶回来了。
不过在给李承乾帮了两天的忙之后,他们齐齐打了退堂鼓。
“我们自己的产业里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忙活,除此之外也要温习一下功课,准备两个月之后的科举考试!”
站在竹叶轩总行李承乾的办公室里,以马周为首的四个年轻人,再加上只搭理柳叶,对别人几乎不怎么理会的李义琰,都在用行动表达自己的不满。
“两天!你们就再帮我两天!之后爱干什么干什么,没人去管你们!”
李承乾都有点气急败坏了。
李义府笑嘻嘻的说道:“这可是大东家答应过的,我们几个这次一定要拿到一个好名次,就算不进入朝廷为官,也要给大东家长脸!”
说完,五个人转身就走,丝毫不给李承乾拒绝的余地。
李承乾抓狂的趴在桌子上。
“这么多的差事,非把我累死不可!”
他下了狠心,决定以后再也不去听涛阁念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