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大唐:弃文从商,我要当财神

首页

第638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受益也是最大的!(3/3)

“姑且按照制造十艘船来计算,制造成本是一百万贯,再加上各类的人工开销,想要收回成本

    也要半年的时间。”

    柳叶一拍大腿。

    “才半年!”

    “比我想象之中乐观的多!”

    “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?现在就去搜罗这方面的人才,咱家自己在余杭开设一间造船厂!”

    许敬宗苦笑一声。

    “公子,咱们讲讲道理,刚才是按照十万贯一艘船来计算的,可是光制造五牙大舰就至少需要三十万贯,何况是您想制造的海船了!”

    “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行家,但是可以肯定,想要制造一艘足够坚硬的海船,没有四十万贯绝对下不来!”

    柳叶哈哈一笑。

    “十万贯足矣!”

    之所以花销那么大,纯粹是为了一遍一遍的加固船体,好让海船能够在大风大浪的摧残下,依旧能够保持稳定。

    可问题是,柳叶有技术呀!

    铺设龙骨这种技术,最早出现在一百多年之后,还不是在中原,而是在极北之地的维京人开创出来的。

    维京人靠着铺设龙骨的海船,纵横大海好几百年,成了大名鼎鼎的北欧海盗。

    中原地带,是到了五百多年之后才利用上铺设龙骨的技术。

    也正是从那时候起,中原王朝正式开启了水上作战的序幕。

    有了龙骨支撑,船体就足够坚硬。

    虽然依旧承担不了远海的滔天巨浪,但是航行个几百上千里,并不成问题。

    最起码,在近海足以所向披靡了。

    后世郑和下西洋的船只,也就是所谓的宝船,在大海上兜了七个圈子,都没出现多少意外。

    柳叶又不想玩环球旅行,用铺设龙骨的船只,来开启一个航运的产业,似乎并没有多大的问题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