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大唐:弃文从商,我要当财神

首页

第496章 织布机!(3/3)

事实上,几乎所有的普通百姓家里都有这样的一台织布机。

    没办法,买现成的布匹实在是太贵了!

    千年以来,唯一的技术发展在于纺纱锭的数量不断增加。

    纺纱锭的数量越多,织造的速度也就越快。

    一块纺纱锭,就代表着一根丝线。

    而目前的技术,可以实现六锭同织,也就是一下子纺六根线。

    不光是中原,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,就连西域之地也早就拥有了制作斜织机的技术。

    哪怕是对于吐蕃来说,斜织机也不是什么秘密。

    这也是禄东赞一心想要拿到羊毛纺线技术的底气所在!

    只要拿到足够的羊毛线,他随时都可以回到吐蕃大肆招人开工!

    随着柳叶搭的木头架子越来越复杂,李青竹渐渐看出了一些门道。

    “你是想制作一个巨大的纺纱车吗?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会多了一个大轮子?”

    柳叶直起身子,看着这个丑陋无比的巨大纺纱机,抹了一把汗的同时,心里却有些骄傲。

    一个文科出身的人,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...

    “这个轮子需要架在溪流或者河水之上,用水的力量来带动纺锤!”

    “这只是个初步的设想而已,还需要你跟岳母大人完善一下,基础的框架有了,我想完善并不是多难的事情...”

    “如果这种纺纱机能够架起来,可以一次性持线六七十锭,能全方位的碾压普通纺纱机的效率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