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县丞派人来的时候,正好程媺带着小六小七登高望远,瞧见了。
两匹马,三个人,一辆马车。
一人自称是上观马场的管事,邱明,另两人一个是黄县丞的随从青玉,程媺见过几面,还有一个十岁小儿,他们共乘一马,马背上挂着一只兔子,来的路上打的。
那小儿是黄县丞的儿子,名叫黄崇,小名虫儿。
黄县丞的儿子这么大了。
黄县丞到马场既为公务,又有闲暇,来请程媺可以说一是为公务,二也是与她一叙。
程媺没办法丢开小六小七,索性一起带去了。
去的路上程媺问马场邱管事,“我们村有位寡居的妇人,与你们马场的王三是表兄妹,因离得近一直互相帮衬,前段时间过继了个孩子,便给她三哥去信,一直也没回音,一会儿到了能不能叫他来见一见,我亲自与他说。”
邱管事说,“前马场主走的时候,把那些老人都带走了,那位王三走的时候没给她说?”
“没接到信。”
“我们也不知道前头那位马场主转了马场之后往哪儿去了,如今马场里的人都是后头来的,那位娘子想问也没处问,只有等她表哥来信。”
“若是如此,只有这样,多谢告之。”
程媺确定了,果然是一锅端了。
见到黄县丞之后,黄县丞给的说法是,正经转让。
县衙有文书存档,王府接手马场花了大价钱。
程媺问他是上官端亲自去办的吗,黄县丞却是不知。
到底其中发生了什么,有何内情,黄县丞也是不知的。
说黄县丞请程媺来,不若说是徐场主借黄县丞请程媺过来。
黄县丞本来打算办完马场这边的事,再去赵家村拜访程媺,徐场主便说把程娘子接过来,他来好生招待,他诚意十足,黄县丞便也没拒绝。
去年黄县丞换走的五十石谷种,今年秋天收了,产量表现很好,都是亩产两三石,黄县丞如今还想继续换谷种,把整个蒲阳县贫瘠的地方都种上程媺的谷种,让每家每户都能收个满仓。
他听说了再生麦的事,也要问她再生麦的麦种。
两相搭配,能种水稻的地方种水稻,不能种水稻的地方种春小麦。
程媺这里高产的玉米和土芋,他也都想推广出去。
这两年北旱南涝,中原地区颗粒无收,两湖地区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