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溪村离镇上不远,村民去镇上基本靠两条腿,家里的牛甚少动用。
卫昭家的牛这次终于派上了用场,拉着一车的荠菜往镇上去。
做生意都讲究个赶早不赶晚,顾忌着楚恒的身子,卫昭三人放弃了在天刚破晓之时骚扰一个病号的打算,斗志昂扬地进了城。
这些荠菜光是馄饨摊肯定是吃不下的,他们准备剩下的拿去经常交易的酒楼里问问。
春日已到,各家的生意变好了不少,多问几处,总能消耗掉的。
最后一共卖了一百多文。
卫吉祥宝贝地将钱揣进怀里,贴身放好。
最后,三人转个弯去了源昌货行,将专门留出来的野菜留给张家,婉拒了李荷花的留饭,鞭子一扬,牛蹄一尥,顶着中午的阳光往家赶。
昨日下山时累得都快走不动路了,今天钱一到手,一大家子人恨不得再去山上挖个百十斤。
好悬最后还有些理智,知道镇上没那么多要荠菜的。倒是可以挖一些储存下来,毕竟这种时令野菜,过了这段时间就老了。
这玩意儿也就是吃个新鲜,多了也没人要。
种地才是他们最主要的经营来源。
不管是地里的杂草,还是院子后面的菜地,都是他们接下来最主要的任务。
过了冬的小麦,在春天万物复苏之时长势喜人,一天一个样,田里多的是弯腰挥舞着锄头的身影。
除草、施肥,味道有些一言难尽,但彼时农家人的心里都是火热的期盼。
盼今年风调雨顺,盼芒种时有个好收成。
处处都充满了希望。
卫昭家地多人少,往年都是要等到卫长福一家忙完来帮她们。
这次樊桂花出面把楚恒也叫上了。
年纪轻轻的大小伙子老在家里待着不出门算怎么回事?身体不好更该出门转转。
昭昭、吉祥、吉勇兄妹几个满山遍野地跑着长大,哪个看着不比他壮实?
农家的活不太体面,但总能给他找到些体面的事情干。反正也不图他能干多少活,就是想找个机会让他多出去走走。
在老人家的认知里,真想长寿,那必不能不动。
养生嘛,就先从出门下地开始吧。
卫昭扛着已经空了的背篓走到地头,她的背篓里原本装的是草木灰。
顺手拿着背篓倒扣在地头磕了磕,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