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我一长生者,强亿点点太合理了

首页

第72章 高手下山(3/6)

隐只是跟冯唐点头一笑,放下手中的古籍,对白举纲说道:“这些书,我没什么兴趣,就不要了,你拿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古书?

    以前陆隐看得还少吗?

    别人或许见得少,但在陆隐看来,还不如量子力学有趣。

    冯唐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那些书,惊道:“老杨,这些书你也舍得送?怎么就不送我几本?是我们交情不到位吗?”

    听到冯唐想要,白举纲立马就变了脸,说道:“你要看就跟我说,看完还我就是。”

    直接就是区别对待。

    冯唐扯着嘴角,最后忍不住问陆隐:“陆隐对吧?不知道你对明朝的灭亡有什么看法?”

    陆隐沉默了片刻,他对明朝君王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。

    永乐帝朱棣在第二次北伐蒙古诸部班师回朝,在北京对臣子说的是:我朝国势之尊,超迈前古,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,无汉之和亲,无唐之结盟,无宋之纳岁薄币,亦无兄弟敌国之礼。

    这也就有后世说,明朝三百年,不和亲,不纳贡,不割地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。

    听起来倒是很有气势,也很有骨气。

    但是陆隐知道,明朝时期的财政出了很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朱元璋造反出身,自然是怕别人也跟着学造反,严重缺乏安全感,搞了个分封藩王制度,以亲藩制度拱卫家天下。

    朱元璋做出最奇葩的事情就是,他没读过什么书,于是建国之后,国家的制度几乎全盘继承了元朝的制度,蒙古人玩金融本来就没玩好,发行纸币后,不制造铜钱,并禁止使用前代铜钱,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的掠夺。

    到了朱元璋这里,他的吃相就更难看了,发行纸币宝钞的时候,一方面拼命印钞,又规定民间缴纳赋税时只能有百分之三十用宝钞,其他的就只能用实物或金银,这几乎就是只印不回收,朱元璋还没死呢,明朝的宝钞就变成废纸。

    偏偏他还不制造铜币,那时候,民间自发地使用白银进行交易。

    皇室被迫接受白银交易,丧失铸币权,对民间的经济干预能力几乎为零,这还能玩?

    还有就是明朝的税收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陆隐当年看在眼中真的只是笑了笑,没文化的君王是真的无法治理好一个国家的。

    “最重要的还是财政出了问题。”

    陆隐也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下冯唐,他并不在乎冯唐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