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懒得再与他们说。
赵林子与赵阿富对个眼,无声询问,怎么办?
他们可不敢自己找上程娘子的门去说,特别是在县衙派人来了之后。
黄县丞年前与程媺说好的各个农作物种子的数量,程媺都准备好了,等他安排的人一到,就让后山冈子那里一样一样地称出来。
依旧不是买卖,是换种。
这一年五月,小皇帝薨。
六月,燕云王发表讨伐檄文,打着“除奸臣,清君侧”的旗号发兵南下。
九月,官府在各地征粮。
程媺的所在虽然靠近国土边关,但属于战事后方,完全没有受战事的影响,中原及京畿一带如何水深火热她完全不知,日子还和从前一样。
唯一不同的是,以前黄县丞来是换粮种,这次来是游说她捐粮。
她现在属于本地的产粮大户,别的每家每户缴纳里正摊派的任务数量即可,她则是被游说捐更多。
黄县丞把她当自己人才给她出的这个主意。他根据自己严谨的判断,燕云王必胜,这是站好了队,让程媺也来押宝。
小六手上拿着一颗大葡萄,背着手,让小七猜在哪个手上,猜对了给他吃,错了没有。
余氏在天井中数落桂儿。
程媺让桂儿带小六小七出去玩。
她问黄县丞,“前辈,你追求的是什么?”
人前都是喊他大人,现在屏退人,喊他前辈,黄年安知道她在问他的道。
他们身处燕北,在燕云王的治下,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他们的立场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朝廷。
民国时期,内外交困,为追求民族独立,人民解放,他不怕牺牲。如今不是民族存亡之际,这样封建社会的权力争斗隔几百年就会来一次,一乱一治,兴衰交替,在这样的洪流中,你说推翻帝制,建立共和,没有土壤,他更没有这个能力。
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沾。
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,让苛捐杂税少一些,人民生活得容易一些。
他来此世十八年,呆过不少地方,南方豪强大族兼并土地,京中官宦窃国弄权,只有燕北燕云王戍边有功,吏治清明。他现在站队燕云王,是因为看透了,掌权的人很重要,不怕贪,就怕昏。
如果没有能力,怎么为百姓谋利。如果王朝衰退,社会动荡,就算能种出亩产十石的粮,有多少能到百姓手中,他怕程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