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在古代育种

首页

35. 第 35 章(2/5)

谢。”

    赵氏家族不少人都来了,送了节礼,村中受到过程媺关照的陈老汉、徐寡妇等也纷纷送来了节礼和吉祥话,周老头趁着新年,也鼓足胆气上门拜年,顺便讨教如何育秧种稻。

    他从赵秀家买了一石谷种,今年卯足力气要种到亩产两石,纵然一把年纪了,也不顾那什么面子,来虚心向一位小娘子讨教。

    程媺不藏私,有问必答,他能认识到种子的重要性非常可贵,毕竟单产的提高,七成靠良种。

    但是怎么得到优质的种子,这里面学问可就多了。

    周老头在种地上肯下功夫,他最不明白的就是,连年种植自留种,为何会出现越种产量越低的情况。

    程媺明白,连年种植自留种,会因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而出现不良植株增多,抗病性下降,导致稻米产量和品质降低。

    盐碱地是一个重要环境因素,但在不是盐碱地的地方,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,关键还是在种子。她做的事,一是对常规种子提纯复壮,二是寻性状优良的杂交。

    把这些用老头能听懂的语言讲出来不简单,磕磕绊绊,一个如讲天书,一个如听天书。

    被问到为什么知道这么多,只要问就是有个云游四方的师傅,以及家学渊源。

    周老头来了一趟,亲自交流过,彻底服气了。

    其余和周老头一样的别村的人,都以为他取到了真经,也纷纷来给程娘子拜年,受教一番。

    从过完春节到土地化冻这段时间,是最悠闲的时间,还能坐而论道。

    一年之计在于春,从程娘子这里出去,对地里的东西该怎么种都有了章程,开了个好头。

    二月初八,春牛之日,前几日已有通知,村中男女老少都要到空阔的晒场上去祭春牛。

    余氏手巧,抽空剪裁了许多春燕、春蝶做头饰。

    “程娘子戴这个。”一大早她就挑了串鲜妍的花饰给程媺,“小六戴红色的这个蝶,小七戴只燕吧。”

    桂儿说,“小七是儿郎,一会儿让他骑牛,这只燕子给我戴。”

    春燕是用青色的幡布剪裁的,很霸气。桂儿往发髻上一插,抱上小七,“程娘子,我们先去了。娘,别晚了!带上鞭子。小七走,骑牛牛去。”

    她要抢着在祭祀前让小七骑牛玩。

    晒场上立着一个用禾杆编的大草牛,仪式没开始前,各家都让小儿郎骑牛玩。

    主持仪式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