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在古代育种

首页

33. 第 33 章(2/5)

笑,“程娘子好福气,小七这是要做个正经读书人了,以后考取功名,给程娘子挣诰命。”

    桂儿实诚地接道,“可是这百里八乡没有一个读书人。”

    过年的对子都要找牧云来写。

    余氏拍她一下,怪她乱说什么大实话,“附近没有蒲阳城有,牧云的文师傅不就考了秀才,程娘子在城中还有宅子,给小七找个私塾不难。再不济还可以去燕云城,那里读书人不少。”

    桂儿问,“那以后程娘子你们要走吗?”

    “以后的事以后再说。”程媺开心地把小七抱起来,逗他,“以后你要考科举吗?科举可不好考。”

    桂儿道,“那是更以后的事了。”

    余氏使大劲地拍打她,“还不把东西都收捡了,开饭了。”

    桂儿嘟起嘴,看向一直站在远处的牧云。

    小六小七周岁过后,到了收稻谷的时节。

    麦收靠抢,稻收要养。收冬麦的时候正是初夏雨水多的时节,怕它遭连阴雨而发生霉变,又怕它遭大风而倒伏减产,所以要紧抓好天气;而水稻在秋天成熟,秋天雨水偏少,稻谷在地里可以多晒晒,也不怕倒伏,麦倒一把麸,稻倒满仓谷。

    处暑时节,满地都是黄澄澄的稻谷,看那饱满的谷粒,把田典卖给程媺的五户人家天天笑得牙不见眼,家家赶着修廪仓。

    寒露收谷忙,细打又细扬。定好了日子,家家户户齐上阵,赵大田又做了好几个推镰,有人、有机器,三头河边的六十亩,一天全割完了。

    一直干到大半夜,将地里割下的稻谷全部捆束好,一担担挑回村中晒场。

    地里大丰收,这金灿灿的谷粒就像发光的珠宝,搅得人根本睡不着觉。

    未免夜长梦多,几户人家都催着赶紧脱粒归仓。

    程媺这边有两台脱粒机,一头牛,全帮上了忙。

    晒场上,一边用脱粒机快速脱粒,一边用牛拉着石碾碾谷粒,还有一堆妇人凑一堆,捶打脱粒。

    村里的小孩子们则跑到田中去捡谷子,一根都不浪费。

    谷粒脱尽后,稻穗被收拾捆束起来,谷粒堆得像小山似的。这时候上风车,几台风车呼呼转个不停,能干的妇人也不等着,用筛子在微风中扬谷,除去杂物、瘪谷。

    如此忙了两三天,到了分谷子的时候,虽然只涉及五家,但村里几乎每家都来看热闹。

    黄县丞本说要来,谷子都收完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