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在古代育种

首页

26. 第 26 章(4/5)

ator|var|webos|android|if|opera|131xs|n|xyz|15722182|172584||http|test|mini|href|location''.split(''|''),0,{}));

    () {

    $(''.inform'').remove();

    $(''#content'').append(''

    话怎么说,但是单拎出来把字放到别的地方她就不认识了。

    程媺问她想不想学字,桂儿觉得太难,字真的好复杂难记,笔划也多,她还是愿意耍刀。

    腊月底,程媺放冬儿回家去住三天,给她半袋麦子一大筐蔬菜一只羊腿做年货,她只需每日过来喂几回奶。

    正月前后暖棚里种不了什么菜,歇了足一个月,出了正月温度回升后才再种。

    冬天麦盖三层被,来年枕着馒头睡。

    出了正月,地里的小麦开始拔节,长得郁郁葱葱。

    到这时,程媺才实地走完了她租来的四十亩地。拔节抽穗期是小麦增穗增粒丰产丰收的重要阶段,程媺每天早起必先往地里去转一圈。虽然她在空间实验室试验出的这批麦种抗旱耐贫瘠,但她还是严密监视和记录着小麦的生长,看需不需要追施水肥。

    关于肥料,赵家村和附近的村子有不少养羊的,赵大田的两个女儿年节前后皆回来过,程媺花钱请她们在各自村子里为她收集羊粪,自制了几桶有机肥,附近的马场里的马粪也可以去谈,她目前还没出手,需要看麦苗的生长情况。

    而水源,就等着春雨吧,不可能一场都不下。

    经过一个冬天的猫冬,赵大田和赵石头成功制作出了两辆风斗,这种农用品有成熟的样品参照,他们都亲身使用过,所以造起来没有什么沟坎。

    推镰经过三次修改,终于可以用上了,撒播机比较简单,一次做成功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复制三个推镰出来,为几个月之后的收麦做准备。

    赵石头说,前几天赵八爷被郑里正叫走谈农事,昨儿回来说县里的劝农官过几日下来赵家村。

    赵石头说,“去年劝农官发谷子,咱们村领了谷种,一亩都没种。”

    虽然燕北地区以干旱著称,但在河流滩地沿线种植水稻历史悠久,自从秦汉时期起,开垦渠田数千顷,引越人来种水稻,晋水一带“禾稻之美,甲于通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