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积蓄求朱秀才为他做保。
朱秀才没有收他的银子,只提出一个要求——
万一日后高中,必须认他做启蒙先生。
林怀瑾的学问本来就是从朱秀才那偷听来的,在做书童那几年,偶尔也会得到他的指点。
这个要求对于他来说,没有任何问题。
朱秀才也是有点本事的,靠着自己的人脉很快让林怀瑾报上名。
林怀瑾从小天赋异禀,过目不忘。
再加上多年颠沛流离,对世道民生有独到的见解。
也碰巧小皇帝登基,摄政王刚刚清洗完世家,正是用人之际。
又碰巧摄政王虽然是个武将,但粗中有细,非常重视科举。
各州府官员惧怕他的威势,就算依旧有舞弊的勾当存在,也不敢做的太过分。
林怀瑾就这样凭着出色的学识,在短短几个月之内考中举人。
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乡绅富商们纷纷抛出橄榄枝,想把女儿嫁给他。
其中就包括黄乡绅和王员外。
但林怀瑾已经看透世态炎凉,而且有更远大的抱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