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豆渣窝头,或者和粥一起煮出来。
不过周安不打算吃这东西,这玩意儿吃着实在是太卡嗓子了。
这些东西留着,等小芦丁鸡孵化出来,给它们当开口粮吃。
周安自己也做过豆腐,做法不难,主要是要有卤水。
在南方点豆腐一般用石膏,而北方用卤水比较多,有的地方还会用酸汤来点豆腐。
酸汤点出来的豆腐吃着有些酸酸的,周安并不怎么喜欢。
卤水这东西周安没有,但女知青这里有许多。
将一大锅豆浆加热后,再加入适量的卤水进去,用锅铲在锅里翻动着。
搅动一段时间后,液体的豆浆逐渐变成固体。 不过并不是真正的老豆腐,而是豆腐脑,这玩意儿碎碎的,并不是一整块固体。
这就是东北人口中的水豆腐,稍微拌点糖,又嫩又香。
爱吃咸口的,放点盐和辣椒面,味道就非常不错了。
“小安会做豆腐呀,弄的有模有样的呢!”
周安一边把水豆腐往桶里捞,一边笑着说道。
“哈哈,都是小蓓姐教我的,这玩意儿还挺简单。”
周安弄了好几趟,才终于把所有的水豆腐都弄回家了。
要把水豆腐变成东北老豆腐也很简单,周安昨晚已经把模具给做好了。
看着像是一个长长的木盒子,不过这下面是能沥水的。
在盒子里铺上一张纱布,然后将水豆腐装进去。
在上面用木板子压住,并且放上重物。
就这样压个一个多小时,把水分压出来后,豆腐也就成了。
周安将豆腐切成小块,放进簸箕里。
再将簸箕端到院外,就在那雪地上搁着。
就这样冻一个晚上,差不多就行了。
存放在户外,不用担心变质问题,整个冬天都能吃。
除了冻起来的那部分,周安还放了几十斤新鲜豆腐在空间里。
这新鲜豆腐,无论是做臭豆腐还是毛豆腐都适合。
等到了冬天猫冬的时候,屋里时时刻刻烧着火炕,家里暖和最适合做毛豆腐了。
那玩意儿看着是有点埋汰,但裹着一大圈辣椒面,吃的香香辣辣的,别提多下饭了。
做完豆腐后,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周安每天都去新宅基地监工。
房子内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