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三国之风起扬州

首页

第324章 张固设想的破敌之策(2/5)

面也在微微颤抖。两岸的芦苇丛在微风的吹拂下,轻轻摇曳。

    去年秋天,这些芦苇丛曾经一片枯黄,如今,它们已经抽出了嫩绿的新芽,在风中沙沙作响。黄绿相间的色彩,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更迭和生命的延续。

    张固怔怔的看着眼前的场景,心中却想着如何解决接下来的大战。

    "主公,探马来报,曹操军主力已至鸿沟北岸三十里处。重新进驻长垣大营!"谋士郭嘉拱手道。

    张固微微颔首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剑。"两路大军,合计不下三十余万..."他低声自语,目光扫过身后五位谋士,"诸位以为,此战当如何破局?"

    诸葛亮上前一步:"敌军虽众,却需渡河来攻。我军可据险而守,待其半渡击之。"

    "不妥。"张固摇头,"曹操多谋,刘备谨慎,必不会轻易涉险。况且..."他望向远处绵延的芦苇荡,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"被动防守,终非上策,结局不过是消耗战罢了,谁也奈何不了谁。"

    周瑜忽然道:"主公可是想到了火攻?此时正值春风时节,风向多变..."

    "正是。"张固嘴角微扬,"但不止于此。"他转身指向芦苇荡,"你们看,此时虽然入春,但是北方却一直干燥,引火之物随处可见,这也为咱们使用火攻有了条件的支持。"

    张固目光一凛:"天意难测,但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我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,等完善之后,在与尔等细说。先回去吧!"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夜幕降临,张固独自立于帐外。星光下,鸿沟水面泛着微光。白日里,张固所说的破敌之策并不是随口说说。

    历史上,用火攻大败敌军的战例并不止三国时的三场大火,比较经典的还有一场,那便是朱棣十万大军,大破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第二次白沟河之战。

    当年朱棣破李景隆之策。便是精兵正面与敌决战,用来牵制敌军的注意力;同时派出轻骑奇兵,携带火油硫磺后,绕至上风口,点火烧营。

    再加上朱棣的运气,大风不仅助燃大火,还将李景隆中军主将的帅旗旗杆吹断。从而才有了历史上这次白沟河大捷,也有了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!

    此时的张固压力巨大,张固心中也掠过一丝不安。此战若胜,天下格局将定;若败...

    随即,张固握紧拳头,指甲深深陷入掌心。此战没有退路,唯有背水一战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