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士卒疲惫。若同时应对曹操、刘备两路大军,恐非上策。"
张固点头:"正因如此,才请诸位前来商议对策。"
贾诩慢条斯理地开口:"老夫以为,刘备虽出兵十二万,但其军中不服水土者居多,战力未必强于曹操残部。关键在于,二者联合后,总兵力将超过我军现有力量。"
鲁肃补充道:"更重要的是,若我军与联军长期对峙,他们二人可能会想办法在其他地方发动攻势。届时三面受敌,局势将极为不利。"
张固点头说道:“子敬的意思是曹操可能会学之前的青州之战,两路进攻?”
众人都点了点头,郭嘉说道:“刘备一来,曹操压力骤减,这点也有可能啊!”
张固的目光在五位谋士脸上扫过:"那么,诸位有何良策?"
郭嘉眼中闪过一丝锐利:"主公,嘉以为当先发制人!趁刘备军尚未与曹操会师,派精锐骑兵突袭其粮道,断其补给。同时主力直扑曹操残部,一举歼灭,再回头对付刘备。"
诸葛亮摇头:"奉孝此计虽妙,但风险太大。刘备用兵谨慎,必有防备。若突袭不成,反陷我军于险境。而曹操正在濮阳,城池坚固,也不是那么好打的!"
"那孔明有何高见?"张固问道。
诸葛亮羽扇轻点地图:"亮以为,当以智取而非力敌。曹操与刘备联合,实为各怀鬼胎。可派细作散布谣言,称曹操已暗中与我军勾结,欲引刘备入瓮。刘备生性多疑,必会迟疑不前。届时再分而击之,可事半功倍。"
周瑜突然笑道:"孔明此计大妙!不过,瑜有一补充——可再派使者秘密联络曹操,假意许以重利,使其与刘备互相猜忌。二人联盟一破,我军可坐收渔利。"
贾诩却冷笑一声:"二位年轻人未免将曹操、刘备想得太过简单。此二人皆枭雄之辈,岂会因区区谣言而自乱阵脚?老朽以为,当务之急是巩固现有防线,放弃长垣,退守鸿沟南岸,以逸待劳。"
鲁肃惊讶道:"文和先生主张放弃长垣?那可是我军付出重大代价才夺取的战略要地啊!"
贾诩淡淡道:"正因如此,曹操刘备必料定我军不会轻易放弃。若我军主动撤退,他们反而会疑神疑鬼,不敢轻进。届时我军可在鸿沟南岸设伏,待其半渡而击之,胜算更大。"
“甚至,原武的几位小将也可以让他们撤回来了,本来以为刘备就算出兵,可能不会太多,可现在看来,整整十二万大军,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