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

首页

第174章 王老来柳溪村(2/5)


    年逾六旬的王老扶着孙女王馨的手 臂缓缓下了马车,月白儒衫上绣着的云雷纹在晨光里若隐若现。

    老人鹤发用玉簪松松绾着,眉峰微挑处尽是历经世事的沉郁,唯有望向周朔时,眼底才泛起几分暖意:“小老弟,这寨门的砖石砌得齐整,倒比我当年在应天府见过的卫所城墙还多三分巧思。”

    周朔忙拱手:“不过是防些山匪流寇,让乡亲们夜里能合眼罢了。”他领着二人往寨内走,青石板路两侧的砖石墙足有两丈高,每隔十步便嵌着一盏陶制防风灯,灯座上“柳溪”二字刻得颇深,显然是新漆过的朱红。

    “嗯!不错!还是砖石结构的,还有护城河,和县城比也不遑多让!”王老仔细打量着村寨,赞不绝口。

    “王老谬赞了,这怎么能和县城比!我们这就是一个小小村寨!”我谦虚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小老弟,先带我到村里走走可好!”王老提议道。

    “恭敬不如从命,王老,馨儿妹妹我带你们参观一下我们柳溪村!”我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王老我们柳溪村不大,就只有一条主干道贯穿整个柳溪村!”我边走边向王老介绍。

    行至寨门不远处,王馨忽然拽了拽爷爷的衣袖,指着左侧木栅栏内的忙碌景象:“爷爷你看!那些人在水里搬石头做什么?”

    三丈宽的护城河此刻水位浅,百余名青壮正踩着湿滑的河床堆砌条石,号子声混着水花飞溅声此起彼伏。

    我望着河心逐渐成型的分水坝,喉间泛起苦涩:“去岁大旱,河道见底,地里的麦苗枯得像火燎过。如今修这水库,一来蓄水防旱,二来他们也有了活计,能养活家小,三来…”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正在搬运木料的流民,“这些难民流民都是从别县逃来的,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在路边。”

    “妙啊!小老弟你这个方法是真妙!既解决了难民灾民的生计问题,又修好水库,简直就是一箭双雕功德无量啊!小老弟你这脑子真好!”王老竖起大拇指,不住地称赞。

    王老捋须颔首,忽见街角转出一队护村队员。青壮们身着靛青布甲,腰佩横刀,行进时脚步起落如钟摆,路过三人时齐齐站定转向我们,甲胄相撞声惊飞了檐角燕雀。

    有一个队员上前敬礼,大声说道:“报告主公!护村营三连一班奉命寨门值守,请指示!”

    “继续值守!”我回礼道。

    “是!所有人听令!立正,敬礼!”整齐划一的口号声响起。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