澈坚定:“抱歉啊小李编辑,我这次过来是因为有点事,只待三五天,很快就要回宜城了。”
李德林有点失望:“这样啊,那真是太可惜了。”
气氛一时有些沉。
半晌,李德林忽然笑了笑,拿出一张名片,推到她面前。
“这是我现在负责的副刊板块,如果你有兴趣,可以直接投给我,我给你开绿灯,不过,不走后门,按正常审稿流程。”
姜远寒垂眸看了眼,指尖摩挲着名片边缘。
她轻声道:“谢谢,我会考虑。”
李德林点点头:“不急,就算你不在京市发展,不给我投稿,我也相信你很快会闯出自己的路。”
他说得极其认真,毫不夸张,像是在陈述一个注定要发生的事实。
姜远寒心中微微一动。
可她现在不能留在京市,他得回宜城,先搞定氮肥厂的投标。
两人又随意聊了几句各自的近况。
李德林提到,京市日报正在策划一项新的人才培养计划,打算扶持一批有潜力的青年作者,未来甚至有机会送到国外交流。
姜远寒听着,只是淡淡一笑,并未动心。
李德林也不劝,只道:“我只说一句,我看中的人不会错,恩师的眼光也不会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