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跳楼后,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

首页

第675章(2/3)

汇券,闪烁不定。

    苏渺想起李向阳塞给她券时说的行走江湖要有大气,不禁莞尔。

    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江湖里,那张50元外汇券不过是最轻飘的浪花,而真正的潮汐,正在更深处涌动。

    次日中午,沪市站钟楼的指针刚划过十二点,月台上蒸腾的热气裹挟着吴侬软语的报站声扑面而来。

    当然,这和苏渺没啥关系,他们是开车来的,只不过和人约好了在车站碰头。

    苏渺和苏元正将车停好,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着接头人。

    “爸,是不是那位?”  苏渺眼尖,指着不远处喊道。

    只见一个身着呢子大衣、脚蹬锃亮皮鞋的男人,手中高举着写有  “京城,苏大哥”"的大纸牌,在人群中格外显眼。他不时踮脚张望,眼神中透着期待。

    看到苏渺和苏元正向他走来,男人立刻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:

    “是苏大哥和渺渺吗?我是朱国明。”

    苏元正伸出手与他相握:

    “国明兄弟!真是打扰你了,我就是和你通话的苏元正,这是小女渺渺。”

    朱国明接到了人,乐呵呵的把纸牌折起来小一点,说:

    “说什么打扰,你们是阿四师兄的好友,远道而来,我应该要招待你们的,先带你们去旅馆安顿下来?”

    朱国明坐上了苏家的车后排,不时指点着方向,言语间满是对这座城市的熟稔与自豪,车子拐进街道时,梧桐枝丫间的阳光突然明亮起来。

    在父女俩决定自驾回邕城之后,苏渺就打定了主意要来沪市买股票了。

    但是这人生地不熟的,又是在上交所还没有正式成立,债券、股票的交易买卖方式比较原始,开户也比较麻烦。

    要是能有一个本地人带路,即使是对股票不是很了解的,也总好过父女俩像无头苍蝇似的乱问,还容易被骗。

    但是他们家并没有沪市的朋友和亲戚,思来想去,苏渺给阿四伯打了个电话。

    之前听他说有两个师弟在沪市,希望他能帮忙引荐一下,找到一个靠谱的向导。

    朱国明是阿四伯的小师弟,现在在服装厂做打板师傅,一接到阿四伯的电话,毫不犹豫就应下来,说亲自来接待他们。

    来之前他们还通过了电话,最终约好在火车站碰头。

    朱国明带他们来的旅馆看起来挺新,应该是翻修过的,建筑风格上保留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