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翼翼道:“咱家挣钱的门路都在田亩上,不像别家男人还出去做工,咱们手上有多少银子,娘心里应该是有数的。前些时候陈皮的银锁还被爹拿走了,哪里还有……”
钱氏冷哼一声:“我心里自然是有数的,你爹只拿了一副,不是还有别的么?
家里孩子有几副首饰大家伙心里都清楚,就不要我一一点出来了吧?当初请酒的时候可是记了数的,眼下他们爷爷有难,该孙辈孝敬的时候就得拿出来救急。”
打一巴掌又给个甜枣道:“不过你们放心,等日后家里宽松了该补给谁家还是要给的。
这些钱财我们两个老骨头又带不进棺材里去,还不都是你们的?现下是实在没有法子,就当老婆子跪下来求你们了。”
说着起身就要下跪,两个儿子忙拦住,这要是传扬出去他们还怎么做人?
小钱氏怒而起身离开房间,说得比唱的还好听,离了手的银子就跟改了姓的儿子一样,都不是自家人了,哪还有要回来的道理?
李老三敬佩地望着钱氏,满眼亮晶晶,自家婆娘才是真人不露相,能屈能伸啊!
之前错看了她,这才是一家之主的模样,拿得起放得下,软硬兼施,小辈们敢不乖乖听话?
李家三房的两个儿子,连带嫁出去的两个女儿总共搜罗出近三两银子,满打满算钱氏手里有七两,离还清债务还差了二两。
家里实是一个子儿都找不出来了,能卖的东西只剩了锅碗瓢盆,真要是卖了,一大家子就等着喝西北风吧。
李家其他三个房头的更不用说,老爷子当初掏的六两银子他们还没吭声呢,只当吃了个哑巴亏往肚子咽,再没有往外出银子的意思。
要钱没有,要命一条,你看着办吧,可别说他们不讲兄弟情义,亲兄弟还得明算账,他们已经够吃亏的了。
眼看着一个月快到头了,还差了二两银子的缺口,李老三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,嘴角起了一圈燎泡。还有两个月就到还账期限了,谁知道中间会出什么差子,越早还完越好,他的这条小命真的遭不住折腾了。
钱氏在家冥思苦想,还真叫她想出来个法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