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忙,指不定你要挑花眼呢。”
“哈哈,那就借你吉言了。”云娘抱小儿子起身,小家伙乐不思蜀拍打盆里的水不肯站起来,溅出的水花淋了她一身。
“我不指望她们嫁到多富贵的人家,嫁得好了受欺负,娘家都不敢上门说理。只要待她们好,比她们娘嫁得好,有公婆帮衬就行。”
杏娘安慰道:“都是勤快的好孩子,农忙时比得上大人了,大伙都看在眼里,往后指定差不了。”
她拿出两个小瓷瓶,“听我家丫头说,你家的姐妹三个腿上起了疹子,孩子痒得难受,挠得腿上都是疤。
这是我爹配置的药膏,治疗疹子最是对症,我家今年田少没往常忙,我今年就没起疹子。这些是我用剩下的,你要是不嫌弃,拿给孩子们用。”
云娘给小儿子擦干身子,拍拍他的屁股,让他去找大姐拿衣裳。
手上的水也擦干净,双手接过瓷瓶,“多谢你的好意,我们感激还来不及,怎么会嫌弃?不瞒你说,看着她们的那个样子,我这当娘的也心疼,哪还像一个女孩子的腿,坑坑洼洼全是伤疤。
冬日里长好了,到了夏天照样复发,也不是没去镇上买过药膏,可涂了一点效果都没有。原也听说过李老先生制的药好,可毕竟不是什么大毛病,贸贸然不好求上门,一直就这么拖着。
你送来的这些药膏,可算是雪中送炭,真的多谢你。”
云娘再三道谢弄得杏娘都有点不好意思了,“嗨,不是什么大事,嫂子不用这么客气。我平日里懵懂无知的,多亏了嫂子教我,跟着嫂子我也长了不少见识。
若是日后嫂子需要什么膏药,跟我说一声就是,我家里没有的去我娘家拿,方便的很。”
“那敢情好,托你的福,我们也能用上李老先生制的药。我听说外头好多人想买老先生的药,可惜他老人家不往外售卖,只给亲近的人准备,可谓是千金难求啊!”
云娘从内心深处发出感慨,有这般厉害的爹,日子何尝不好过,也养得杏娘不知世事的模样。
如今虽说长了点心眼,也只是对讨厌的人警惕、防备,对别人还是一个傻大妞。
杏娘乐不可支:“我爹爹就是懒,要不是家里人要用,他才不做呢。连画符纸都偷懒,天天被我娘撵得鸡飞狗跳,变着法的躲避我娘的视线。”
直至今天,杏娘依然认为她爹是想偷懒才不当大夫的,李老爷子还说她长大了,着实想的有点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