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手指在男人眼前来回晃,再一次强调:“就两坛,你敢信?我给人家打两个时辰的零工都不止挣这几个钱。”
“已经很好了,”丛孝安慰媳妇,“做买卖也是讲究开门红的,你头一次出摊就卖出去两坛,往后只会越来越好,说不定我媳妇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呢。”
杏娘嗤笑:“是,好大的事业,杂货铺里闯天下。”
“噗!”丛孝端着茶碗正在喝水,闻言嘴里的茶喷了一地,连声咳嗽,他媳妇说话真是越发好玩了。
他放下茶碗,“咳……我看家里的小坛子也没几个了,这几天我去镇上寻摸寻摸,找一家做工精湛、价格公道的陶器铺子。若是谈得拢,可以由他们长期供货,买得多还能讲讲价。”
杏娘有些犹豫,这还没开始唱戏呢,戏台子就搭得这般高。要是锣鼓齐鸣开场了,台下却一个看戏的人都没有,岂不面上无光?
又转念一想,就算卖不出去,陶瓷坛子可以留着自家用,再不然还能送人,实在无需过份担忧,“嗯,我觉得这个主意可行,第一次也不要定太多,就要……十个吧。”
丛孝点头,“没问题,等料理完你这边,我也差不多要去县里了。这几天睡得我腰酸背疼的,还是去活动下身子骨,人都要睡懒了。”
“要你起来你不肯,那床铺比你亲儿子都亲。”杏娘嘲讽自家男人。
男人自觉理亏,摸头傻笑,确实睡得久了些。
剁碎的红辣椒按照十斤酱一斤盐的比例撒入精盐,再混入生姜末和白酒。
其实这般做出来的酱是偏咸的,辣椒称重时还没摘蒂,撒盐时已经去蒂。
不过农家有个俗语叫盐多酱不坏,存放的时间也长。杏娘就没算的那么精细,左右炒菜时尽量少放或不放盐,用酱代替。
有些吃得重口的人家,酱做得齁咸不说,炒菜时还拨一勺子盐,那味道能齁死卖盐的。杏娘却听他爹说过,这般吃法于身子有害无益,吃盐不是越多越好,万事万物讲究个道法自然,顺势而为。
杏娘看着眼前的红辣子,真的下不去手啊!犹豫半晌,带着一股舍我其谁、壮士断腕的决心,伸出双手插入辣椒堆搅拌均匀。
玉陵县的大多数人家到这里就代表酱做成了,可以装坛封好,只等着过些日子舀出来吃即可。
杏娘却比他们多了个步骤,这还是当初李老爷子走南闯北时无意中听到的一个方子。杨氏试了一回觉得味道更好,母女俩做酱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