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地点头:“不错,不错,这可比别人家黑乎乎的一个小箱子似的好。有的干脆就放几个箩筐,睡觉下蛋都在里面,鸡屎满地都是,腌臜的不行,这样就很好,放在猪圈也不脏。”
丛孝摇头道:“不放在猪圈,我想过了,放在猪圈还是不好清理,况且你明年也打算养猪,还是放在开阔的地方比较好,你看猪圈前的那片地怎么样?”
“你是说那里……”杏娘沉吟半晌,摸着下巴给予肯定,“也不是不行,不过要搭一个草棚才行。”
说干就干,两口子又开始砍树、拉树、劈树枝的忙活起来。
家家的池塘周围都种了一圈水杉,本地的一种常见树木,长得顺溜笔直,树杈子多却不茂密,树冠自下而上依次变小。因而只要勤修剪下面的树枝,树之间的间隔就不用预留那么大,锯掉的树枝正好晒干了留着冬天烧火。
请来垄上的几个堂兄弟一起放倒一棵水杉,粗的部分用作打桩的四根柱子,细的铺在顶上,再盖上旧年枯黄的稻草,贴着灶房的一面墙搭建,一个简陋的草棚子就这么搭好了。
猪圈、茅房和牛棚是竖着灶房盖的,正好灶房后正好空了一小块地,有一年杏娘随手扔了一把冬瓜种子。这下好了,这东西藤蔓长地快,结的冬瓜又大又多,吃不完的冬瓜烂在地里第二年又自个发芽长藤结果,不用人管自顾自长地硕果累累。
以往这片地剩的冬瓜都便宜了丛五老爷家的鸡,用尖嘴啄,用脚踩,吃得肚子鼓胀胀的,下的蛋却没丛三老爷家的份。正所谓他家喂食,别家下蛋,忒不划算。
今年丛孝打算把这片地给围起来,扎上半人高的篱笆墙,正好把草棚连起来。整片地一分为二,一小半养鸡,另一半种冬瓜,吃不完的冬瓜喂鸡,一举两得,肥水不留外人田嘛。
杏娘说想养鸡,丛孝就搞出来这么大阵仗,英娘眼红的不行,“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家的鸡下的是金蛋呢?”
“就算不是金蛋,那也是这条垄上最大的鸡蛋。”杏娘扬起下巴,毫不掩饰她的好心情,“要不然都对不起我付出的这番心血。”
“那是你的心血么?那是丛七哥的心血。”英娘不服气的叫嚷,“我每天把鸡喂得饱饱的,我就不信了还能比不过你。”
“咱们走着瞧!”
……
为了庆祝鸡棚的大功告成,杏娘决定犒劳全家的五脏庙府,一直没吃肉嘴里都快淡出个鸟来了。
丛孝去镇上买肉,杏娘琢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