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穿越后,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

首页

第910章(2/3)

合以及迁移草原人到海外等,让老朱看到了将草原彻底纳入大明版图、使草原人成为大明子民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光靠武力驱逐,是长久不了的,历朝历代都证明了这一点。

    而现在李祺提出的经济手段,却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。

    “文和此计,我看可行。”徐达立刻表态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,“现在我大明国力蒸蒸日上,正是解决北方草原问题的绝佳时机。若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隐患,我们北方便再无后顾之忧了。”说着,他轻轻捋了捋胡须。

    李文忠沉思片刻,也跟着点了点头。但提到蒙古权贵时,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,语气坚决地说道:“无论如何,都要提防这些蒙古权贵,最好是杀一儆百!”

    多年的征战经历,让李文忠对蒙古权贵始终抱有深深的警惕与敌意,在他心中,杀光这些潜在威胁是最好的办法。

    “陛下,其实不必如此忧虑,我们也可以先在草原上试点嘛。”李祺微微欠身,恭敬地说道,“现在依附我们大明的草原部落不在少数,我们可以先从这些部落入手进行试点。”他一边说着,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,试图更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想法,“将这些草原部落的贵族首领分离出来,同时打乱部落结构,另外还可以从这些部落当中征兵。如此一来,我们很快就能组建起一支战力强大的骑兵。”

    “再加上我们大明自身组建的骑兵,用来扫平瓦剌诸部完全不在话下。到时候,我们就如同滚雪球一般,一边不断征服更多的部落,使其归附大明,一边利用已归附的部落继续拓展疆土,征服更广阔的草原。”李祺越说越激动,眼中闪烁着光芒。

    听到李祺的这番话,众人眼前一亮,心中暗自赞叹。

    是啊,先试点的方法再好不过了。

    在试点过程中,一旦发现问题便能及时调整解决。

    就像之前水泥修路一事,起初刘伯温等大臣忧心忡忡,担心劳民伤财,纷纷进言劝谏。最后还是李祺提出先在天津试点,老朱拍板决定后,才平息了众人的争议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李祺的提议是正确的。如今的天津城,早已发展成为北方最为繁荣的大都市,再加上设有海关,连接着东海贸易,吸引着天下商贾纷至沓来,繁华程度几乎可与京城相媲美。

    老朱听完,没有丝毫犹豫,当即大手一挥,果断拍板:“那就这么办!咱们先挑几个归顺的部落试点,如果可行,再逐步推广下去。”

   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