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铭还欲反驳,却被另一位大臣打断。户部尚书孙启走上前,拱手说道:“镇国公所言极是。如今百姓渴望太平,萧宁宴若能登基,定能给这天下带来新的生机。臣附议镇国公之请。”
一时间,朝堂上支持萧宁宴登基的声音此起彼伏。反对的大臣虽心有不甘,但在这滔滔大势之下,也只能暂时沉默。
萧宁宴站在大殿中央,看着这一切,心中不禁感叹权力斗争的复杂。他深吸一口气,向前一步,朗声道:“诸位大人,宁宴深知百姓之苦。若能承蒙各位大人信任,登上皇位,定当勤政爱民,以天下苍生为念,不负各位大人的期许。”
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,在大殿中回荡。众大臣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却沉稳的男子,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希望。
最终,在镇国公等人的坚持下,萧宁宴被拥立为帝。登基大典当日,皇宫内外张灯结彩,百姓们也纷纷涌上街头,欢呼雀跃。萧宁宴身着龙袍,站在高高的城楼上,俯瞰着这一片繁华景象,心中暗暗发誓,一定要让这天下变得更加美好。
然而,新帝登基,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朝堂之上,各方势力错综复杂,表面上对新帝恭敬有加,实则暗流涌动。赵铭等反对势力虽暂时蛰伏,但仍在暗中谋划,企图夺回权力。
萧宁宴深知,若想稳固皇位,必须整顿朝堂,清除隐患。于是,他在镇国公的建议下,开始逐步对朝堂进行改革。他首先削弱了吏部和兵部的部分权力,将其分散到其他部门,以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。同时,他大力选拔民间有识之士,充实到朝堂之中,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。
赵铭等人对萧宁宴的改革极为不满,他们认为新帝此举是在削弱他们的势力,于是决定联合起来,发动一场政变。他们暗中勾结了一些江湖势力,企图在萧宁宴出宫祭祀的途中将其刺杀。
镇国公得知了这个消息,心急如焚。他连忙进宫,将此事告知了萧宁宴。“陛下,赵铭等人狼子野心,竟妄图谋反。此次出宫祭祀,怕是凶多吉少,陛下还是取消行程吧。”
萧宁宴却神色坚定:“国公,祭祀乃国之大事,关乎天下民心,我若取消行程,岂不让天下人失望?更何况,我不能让这些乱臣贼子得逞。此次,我定要将他们一网打尽。”
镇国公见萧宁宴心意已决,也不再劝阻:“陛下既然如此,那老臣便陪陛下一同前往。老臣定会竭尽全力保护陛下周全。”
祭祀当日,萧宁宴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,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