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也真是个奇怪的人。”他暗自感慨,竟然选择将日常藏于暗格的金钗拿来夹住那古怪的字典。
然李林竹向来有个习惯,若未亲自查验,心中便难以释怀。于是,他思忖片刻,便决定探个究竟,轻巧地打开了那暗格。
此暗格的设计并不复杂,只需将最后一层的物件取出,底板便轻轻翘起,露出一个不起眼的小口,一抚之即可将底板取出,待他动作熟练,果然发现下面还有个细小的暗格。
出乎李林竹的预料,暗格里并非空寂无物,内中整齐地放着一方绢帕与一只小巧的香囊。
打开那香囊,几颗早已干枯的茉莉花瞬间散发出淡淡的香气,一旁的手绢上,绣着一颗精致的石头和一簇柔美的蒲苇,一角还绣着两句风雅的诗句:
“何处柳亭下斜日,任见兰芷是孤芳。”
手绢、香囊、茉莉花、情诗,这一切在李林竹的心中激起了涟漪,难不成这是任氏与她婚前某位情郎的定情之物?
思及此,李林竹不禁为之怔住,心中一阵复杂的情愫涌动。
也不知是因为心中作贼心虚,他匆忙将所有物品复原,生怕留下一丝痕迹。
复原妥当,他感到仍有不妥之处,便快步出了房门,叫来书童,询问大娘子是否已归来。
得到否定的回答后,李林竹再次回到房间,此次却乖乖坐在了塌上,心中却无法平静,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不过是那张手绢上的图案,以及那两句意味深长的诗句。
石头与蒲苇的意象易于理解,这四字犹如灵动的水韵,而那句诗,想来便是任氏与她情郎的名字之隐喻。
“任,芷。”
若没记错,这任氏名为任白芷,因其出生时遇险,恰逢老太太及时相救,故而得以倖存,遂请老太太为之取名,果然还有草药命名的典故在内。李林竹不由暗自吐槽起那位痴迷医药的祖奶奶。
而那上一句,自应是关乎情郎之名字,则令他困惑不已。
柳?他心中搜寻,却未曾听闻任家与哪位柳家有所渊源。
冥思苦想间,这句“何处柳亭下斜日”在李林竹耳畔不断回响。
“何处柳亭下斜日。何处柳亭下斜日……”
反复念叨之下,眉头不禁皱紧,难道指的是何侍郎家?
“何处柳亭,何,亭,何韵亭?”
念及此,他蓦然领悟,往日任白芷舍命相救何家小娘子的缘由,恐怕是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