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大唐:洞房夜给高阳放血李二懵了

首页

第54章 斗诗,李泰的用处(4/5)

webos|android|if|opera|131xs|n|xyz|15781292|167324||http|test|mini|href|location''.split(''|''),0,{}));

    () {

    $(''.inform'').remove();

    $(''#content'').append(''

    花灯燃烧的细微噼啪声和无数屏住的呼吸。

    李泰凝神片刻,笔走龙蛇,力透纸背!

    《元夕观灯》

    玉烛融元夕,金钥启重闉。

    星桥通紫府,火树映丹宸。

    月窥千树彩,灯乱九霄辰。

    处处笙箫沸,鱼龙舞彻春!

    笔落,侍从立刻将墨迹淋漓的诗稿,高高悬起。

    “好!!”

    杜荷第一个扯着嗓子嘶吼起来,激动得满脸通红,“殿下此诗,气象万千!‘玉烛’、‘金钥’便点出皇家气度,元夕恩泽!

    ‘星桥’、‘火树’、‘月华’、‘灯影’,意象瑰丽,恍若仙境!‘万户笙歌’、‘千门锦绣’,更是道尽我长安元夜之繁盛!

    字字珠玑,句句锦绣!殿下大才,冠绝古今!”

    柴令武、武元爽等人也纷纷扯着嗓子附和,唾沫横飞,极尽谄媚之能事。

    人群中也响起不少赞叹声。

    李泰这诗辞藻华美、对仗工整,极力铺陈渲染节日盛况。确实符合时人审美,更迎合此刻灯海人潮的热烈氛围。

    听着周围的赞誉,李泰脸色稍霁。他斜睨着魏叔玉,眼神里充满了挑衅和鄙夷。

    长乐、高阳等人脸上担忧更甚。李泰这诗虽说匠气重了些,但场面宏大、用典华丽,想要在短时间内压过,谈何容易?

    除非出首去年的‘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’的传世佳作!

    魏叔玉却只是撇撇嘴,小声嘀咕一句:

    “啧,又是堆砌辞藻,金啊玉啊火树银花的…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家有钱似的。”

    他声音不大,却恰好能让近处的人听到,李泰脸上的得意瞬间僵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该我了?”

    魏叔玉径自走到棚前空着的矮案边,随手拿起一支普通的狼毫笔。他个子矮,站在案后几乎只露出个小脑袋,模样有些滑稽。

    “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