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子很像你,咱们把他教得很好,他撑得起江山。”骆宁说。
萧怀沣握紧她的手。
回眸看她。
她今年也四十余岁了,目光澄澈、肌肤紧致,的确不怎么显老——母后在她这个年纪,很有疲态。
萧怀沣便想,他对骆宁应该很好。
“阿宁,我是个好丈夫吗?”萧怀沣问。
骆宁便说:“宫廷这十余年,你从未在我面前自称过‘朕’。怀沣,你一直都是我丈夫。”
萧怀沣轻轻揽住她肩膀。
骆宁依偎着他。
夫妻俩便要规划着出行。
萧怀沣想带着骆宁去趟韶阳,可能会在那里住三五年;而后再往其他地方走走。
朝廷有了不少能臣,应该放手给太子历练机会。
“……等我们出去玩的时候,要把孩子们带上么?”骆宁笑问。
萧怀沣:“带上喏喏和勤儿。”
喏喏是他们的第三女萧景珣,勤儿便是幼子。
这两个孩子年纪小。
太子继位后,大公主萧景珞差不多要及笄了,得准备开府、招婿,她不能跟着父母走。
“朝朝的驸马还没有选好。”骆宁道。
大女儿小名叫朝朝,这是萧怀沣一开始就定好的。
“选个贵胄子弟。”萧怀沣道。
骆宁又说,“把长缨大将军带上。也许,它会葬在韶阳。”
长缨大将军是一只很长寿的狗,再过两年,它就活了三十年,这是很罕见的。
它的状况不好,懒得吃喝,也不怎么动弹了。
“它要是能再撑两年,把它葬在母后身边。”萧怀沣道。
如此,他们都得了自由。
“要是撑不住,就葬在皇陵。将来我们皆要葬在皇陵的,让它陪伴着我们。”萧怀沣道。
骆宁道好。
这两年内,萧怀沣要带着太子,为他继位做足准备;骆宁要管好内廷,替太子选妃,替大女儿朝朝择婿。
她还收到了崔正澜寄过来的礼物。
想起从韶阳回京前,与崔正澜的话。
那时候,崔正澜问她是否会后悔。
骆宁盘点自己这十几年的生活,那句话又在唇边:“‘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’”
这次,不是为了鼓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