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曼,快进屋里坐。”陈二望不了解苏曼,陈二嫂因着去年常常去苏曼送野菜,对苏曼多少还有些了解。
加上她在村小学当老师,她教的那些孩子,张口闭口,我们班老师,在村里的口碑很不错。
知道她不是那出尔反尔,也不是听风就是雨,随便听信别人话的人。
来应该是有别的事。
果然,就听苏曼道,“不进去了,我来就是问一声,二嫂子,场院那边缺一个干活的,你要是想干,也是一个月八块钱,你合计合计?”
陈二望两口子都愣住了,他们没听错吧?
这样的好事,村里人知道都能抢疯了,能轮到他们家?
陈二嫂看苏曼笑吟吟的看她,暗暗掐了自己一把,才确信这是真的。
接着,就是一阵狂喜,“去,去,咋能不去,小曼,二嫂子嘴笨,我都不知道说啥好了。”
苏曼笑着点点头,“那行,二哥,二嫂子,你们回屋吧,我这就回去了,明天二嫂子过去,韩瑶嫂子告诉你干啥。”
“诶!”陈二嫂重重应了一声,抬手状似不经意的抹了下眼角。
孩子他爹回来了,又有了这份挣钱的工做,家里的日子,会越来越好的。
苏曼,本屯的姑娘,现在又是本屯的姑奶奶,这是看着他们日子难,照顾他们呢啊。
这份情义,她记在心里,以后肯定好好干,有机会一定要报答苏家的救济之情。
说妥了干活的事,陈二嫂两口子正送苏曼呢,陈家大小子陈栋就蹭蹭小跑过来。
眼睛亮亮的,“小曼姑,我爸说他过阵去给你家栽树苗,我能去吗?”
说着,还挺了挺胸膛。
十六岁的半大小子,浓眉大眼,长手长脚,却清瘦的厉害,裤腿都短了,上面还接过好几节,波棱盖补丁打着补丁,最上面的补丁也麻花了。
别看他年纪不大,却很能干,庄稼地里的活,各个都拿得起。
种地,拉犁,锄草,挖野菜,捞鱼,采山货,春种到秋收,他一点不闲着。到了冬天,他就拎着土篮子出去捡粪沤肥。
更难得的是,家里困难,他读了三年就不读了,陈二嫂的小闺女陈蕊,读完三年级,陈二嫂也想让她回家干活,陈栋却把母亲拦住。
家里再难,再勒勒肚子,也要供小妹读书,读书就有希望,小妹要是能吃上商品粮,她就不用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