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欢她,心思不纯手段了得。当初大郎真是胆大竟然找到她来瞒天过海。”
许清妙不吭声了,这话她不适合应声。
左右她听哥哥的,不与她们来往就是。
婆媳俩难得一起在院子里走了走,临到分开,王氏很不合时宜地提醒她:“记得你们的半年之约,我等着抱孙子呢。”
许清妙无奈地看着王氏翩翩走远。
王氏如今不逼许恪纳妾,也不催她吃药,就只是时不时提醒一句,算是给足了时间。
许清妙算了算时间,离林大夫开药已经两个多月了,再有两周就该复诊了。
她这两个月的月事倒变正常了,也不再腹痛难忍,想来这药还是有效果的。
只是能不能有孕,谁也不知道,要是再过两个月她还是没孕呢?
·
肃穆威严的太极殿偏殿,四大辅臣与各部主事齐聚商讨政事,小皇帝在前殿守灵。
左右分别放置两排太师椅,许恪坐在了韩烈的下手位,正对着陈荣郡王。
掌笔太监将需要商议的帖子都捧了上来,放在一张红木长桌上。
这些请示的帖子早就被筛选过了,不重要的都分给四人各自处理了,只有这些难下定论的才被留了下来。
“这第一件要议的就是眼下的会试和殿试,先帝留有口谕,科考不因他的丧事而停下,那我们这些担了责任的自然要将这事办妥了。”
韩烈的话不紧不慢,伸手指了指桌上,小太监便将那道上书的帖子递给了他。
“右相所言极是,科考关系重大,我等不敢儿戏,只是这主考官的人选始终没能定下。”礼部尚书带头回话。
韩烈将帖子递给了许恪,许恪接过打开看了看。
“你们推的三位主考官,没有一个能一致服众的,那就换下一位,如今陛下年幼总不能我们中谁一人说了算,辛尚书你说呢?”
礼部尚书辛晖恭敬回道:“我们自然不敢一人说了算,但这事还请右相您慧眼识人选一个堪担大任之人出来?”
历来科举选拔都是各派拉拢人才的重要途径,每一年的主考官至关重要,往年有皇帝亲命,如今各方都想参一脚,自然没这么痛快。
“让许恪去办吧,不知英国公和郡王是否有异议?”
左英瞥了眼身旁的几人,摇了摇头:“老夫没意见,许参知年轻有为深受皇上信任,自然担得起这个重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