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于台式机。 笔记本从CPU、显卡、内存、主板的“技术”含量来说。 虽然其内部电路的原理、芯片组成方式基本上都是完全一样的。 但笔记本配件体积小、散热小、功耗低。 所以就造成了它的“制造”的难度高出台式机太多。 笔记本需要抗震能力更强的硬盘,也就是所谓的‘抗震技术’。 而目前市面上,主流的硬件制造商,技术上并没有完全达到标准。 “嗐,当时不就是想要把硬盘搞得结实点,毕竟是咱们的拳头产品,总不能被人家笑话,可没想到,一不小心,咱们就突破了‘抗震技术’。” 得,樊东这表情,实在是有点欠啊。 一旁的梁倩,也是露出了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来。 话说,国外主流大厂,研究了这么多年,一直都没有进步。 你这里倒好,无意间就做出了突破? 这话要是说出去,得气死多少工程师? 当然,抗震技术只是其中一环。 笔记本跟台式机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热设计上规划。 陆一鸣上一世的时候,也是潮流儿。 任何新出的电子产品,陆一鸣总是愿意第一时间去尝试。 当年水果推出了第一款笔记本的时候,陆一鸣也是第一时间托人从国外带了回来。 结果,这冬天开机还算是勉强。 可一到了夏天。 开机10分钟,笔记本烫的就能煎鸡蛋。 工艺上的不成熟,使得第一代笔记本产品无疾而终。 陆一鸣知道前世的教训,自然是不愿重蹈覆辙。 而这一点,樊东也已经考虑在内。 在整体设计时,就已经全面考虑到了散热的问题。 不得不说,樊东天生就是该吃这碗饭。 在笔记本狭小的空间里,以合理的布局,来分离CPU和显卡释放之间的距离。 虽然巨大热量依旧会让笔记本内部温度迅速升高,为了能更好的散热。 樊东还对热通路进行精准的设计和仿真。 “陆总,你或许还不知道,咱们这一次使用的结构件材质,还是咱们国内自主生产的。” 说到这里,樊东更是一脸兴奋。 这台笔记本的关键部分,国产制造占到了百分之85。 而剩下的百分之15,也是因为采购国外的配件更加便宜的原因。 这才稍稍放低了全国产化的要求。 “嗯?” 结构件材质国产化? “是啊,我上次不是去参加了一次国内的交流会嘛,正好遇到了哈工大的团队,大家就交流了一下,你猜怎么着,他们竟然研究出了复杂部件的批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