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今日学堂放学前,夫子让所有人默写文章后才能下学。 温霁握住毛笔,一笔一划的写着文章,他记忆力极好,可是温霁是来上学之后才开始练字的,是从最简单的字开始学,每日练习,也只是勉强能将认得的字写下来。 没有风骨,软绵绵的,若是放在考卷上,文章写得再好也无用,夫子不止一次这样和温霁说。 温霁只能每日练字,夫子让每人练五张大字,温霁便写十张大字。 温霁将文章交上去的时候,学生已经走了大半了,温霁将文章交上去的时候,心中还有些忐忑。 黄夫子看了看手中的纸张,又看了看面前的孩子,黄夫子毕竟是举人出身,便是府城也有不少请他去做先生的,可他依然回到溪源县开了一家书院,他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,可他的学生却未必。 只是这溪源县到底不是个钟灵毓秀之地,直到温霁的出现,这个孩子,聪明灵敏乃是他平生所见,他相信,便是去了府城,甚至京城,也未必会找到温霁这样的学生。 黄夫子看着温霁的字,满意点头,终于得见一一丝风骨。 “如今虽然有了进步,但若是科考,还需继续努力,不可懈怠。” 温霁点头,和夫子告别之后,温霁走出书院看着略昏暗的天色,今日晚了足足半个时辰啊。 温霁脚步匆匆,再晚了,怕是阿姐会担心。 温霁推开家门的时候,还有些气喘,他瞧着时辰晚了,只能一路小跑回来。 宋李氏已经准备好了晚食,已经收拾好了打算离开,主家心好,知道她回家路远,准备了晚食,就能回去了。 “小少爷。” “李婶,阿姐呢?” “今个一整日都在书房里呢,刚我去问过了,温姑娘说等您回来一起用晚食。” “嗯,辛苦李婶了。” 温霁敲了敲书房的门,书房里的书多,阿姐的话本也不少,可阿姐一向很少进入书房的。 “回来了。” 温霁推门而入,温知渝低头写着什么,旁边放着一摞写满字的纸张。 “阿姐,已经很晚了,该用晚食了,阿姐在做什么?” “阿霁,快来看看阿姐写的话本。” 温知渝朝着温霁招招手,将他按在椅子上“你瞧瞧这个故事可有趣?阿姐去看看晚食。” 温知渝这些日子看了不少话本,对这个朝代话本中的遣词造句也有了些了解,但还是得让人看看才放心。 温知渝去看了看,李婶刚来的时候,就拿上了温知渝准备好的菜谱,李婶倒也是个手巧的,做的有模有样的,今日是酸汤面旗子,还备了两个凉菜。 温知渝端着餐盘走进书房,温霁放下手中的故事,看着温知渝,双眼都是亮的。 被天才当做天才是什么感觉?大概是现在这样的感觉,温知渝略微抬了抬下巴。 “好看吧?” “十分有趣,看了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