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姐一起去的。”温霁比谁都清楚,他家的阿姐心善又好骗,所以他得警醒些。 但是两个人还没出门,房门就被敲响了,温知渝去换衣服,让温霁去开门看看来人。 温霁看了一眼面前的婆子,客气有礼的喊了一声“宋二嫂。” 宋家是东二巷子最里面那一户人家,一大家子住在一个小院子里,老人和孩子都不少,家中的男丁都出去做苦力找活计了,才让一家子的生活勉强过得去。 生活在县城里的人,若是没个正式的活计,过得是要比农家更难的,毕竟一应吃用,全都是要用银钱买的,这宋二嫂是宋家的二媳妇,宋家的人平日极少和巷子里的人相处,偶尔遇到都是来去匆匆的样子。 温家在东二巷子里是极为出名的,温家有个风吹草动,巷子里的人背后都要议论一下。 一个正值婚嫁年纪的漂亮姑娘,带着个八岁的幼弟,再加上家中有些薄产,若是得了手,可不就是一块肥肉吗? 可没几日,巷子里人人都知道,这温家的小少爷是个神童,听闻那开书院的举人老爷可是特意减免了束脩,就为了收下这个学生。 自那之后,温家的风言风语一夜就消失了个大半。 平日见到温霁,宋二嫂还没什么特别的感觉,可今个,看着温霁招呼他们进来坐在院子中和他们说话的时候,才发现自己对着一个八岁的孩子,竟然不自觉的紧张起来。 宋家自然也听说了,温家的小儿子幼年被拐走,三个月前才找回,在这之前,分明只是个在街上讨生活的乞儿,有些人说起的时候,言语之中自然多有不屑。 可在她看来,眼前这孩子,瞧着和从小锦衣玉食养着的小少爷也无甚差别。 “温小少爷,不知温姑娘可在家中?” “在的,阿姐同我打算去一趟牙行,家中要个做杂事的,正打算出门呢。” 温霁说着的时候,余光看了一眼跟着宋二嫂的妇人,那人听着牙行之后,神情便更拘谨了几分。 这城中,男人还能去扛大包赚个辛苦钱,可女人想要找个活计,艰难许多不说,月钱也低。 这温家就两个主子,看着也是好相与的,说是要个粗使婆子,活计瞧着也轻松。 平日,这粗使婆子丫鬟,都得是富贵人家才用得起的,便是这东二巷子里,不少人能供着家中孩子读书,却没听说有哪家请婆子的。 宋二嫂也听说了,温家姑娘推拒了不少介绍来的,可这到底是个赚钱又稳定的活计,温家条件苛刻些也是应该的,她也是想带着娘家嫂子来看看,说不准就成了呢?也能让她在娘家得个脸。 “宋二嫂带着的这位婶婶可也是来找活的?” 温霁主动开了口,面前那两个妇人忙不迭的点头,按理来说,她该等着温姑娘来说的,可盯着温霁,她不自觉的就开了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