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给咸鱼竹马提包的第700天

首页

82. 一只青蛙(1/3)

    《给咸鱼竹马提包的第700天》全本免费阅读

    “你说他是哑巴?可你全身上下都是绿,衣服还扎裤腰里,那你是什么?大青蛙?”易伍慢条斯理地转身对着那个男孩,“但我刚刚什么也没说,你知道为什么吗?”

    不等男孩回话,她已经自问自答,“因为我讲文明,有礼貌。”

    *

    被人唤作“小哑巴”的季宁,他的身世是易国昌后来告诉谷佳慧,谷佳慧再转述给易伍的。

    季宁刚出生不久就被人丢在了寺庙门口的台阶上,包被里只写了出生时间和姓名,别的什么信息也没留下。

    男孩生得眉清目秀,可左脸上的太田痣胎记几乎将脸盖住四分之一。起初寺庙的人以为这就是他被丢弃的原因,但他们很快便发现,季宁的听力也不太好。

    并不是完全听不见,而是需要很大音量才能听见。幼儿早期的语言能力与听力息息相关,季宁的语言发展因此变得极为迟缓。因为听不清,他的发音也很奇怪,只要张嘴说话,就会引来其他师兄弟的哄笑。

    久而久之,他性格越来越孤僻,不再开口讲话,总独自站在一旁,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。

    好在寺庙的一位师父教会了他手语,还教会了他读书识字。他开始在师父的照拂下生活,也越来越依赖于用手进行表达。

    季宁常常想,因为有这间寺庙和师父的存在,像他这样被世人抛弃的残次品才得以被捡起,有家可依,有处可去。

    他喜欢寺庙周遭静谧的一切。因为地处偏僻山区,香客很少,这里不会有人声鼎沸的喧嚣。只有安静,他所熟悉并喜爱的安静。

    习惯了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,他人厌倦的循规蹈矩却被他奉为至宝。晨钟暮鼓,早睡早起学习佛经,修习禅定,休息时帮忙洒扫清洁。

    师父是位奇人,之前在少林呆过,闲时还教会了他一些拳脚功夫。晨跑、拉筋、站桩,每天忙得不亦乐乎。

    寺庙里有一片自己的菜园,他会去除草施肥,还曾悄悄种下一粒属于自己的种子。

    季宁不是依靠耳朵去感知世界的——他的心如同一片广袤的大海。空气里的檀香,黑暗中的萤火,庄严矗立的佛像......还有庭院里的银杏,在秋天落满一地的金黄。他小心拾起爱心形的叶子,悄悄夹进书里。

    就像师父所说,人生的每时每刻都是修行。

    所以,当易国昌以禅修为由来寺庙小住,并提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