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无论魏晋

首页

独善其身(1/5)

    四月的天气本应是美丽的, 万物繁茂,垂柳扬花, 野蜂飞舞。

    但今年不一样。

    漳河的水浅了,原本湍急的河流,如今变成了浅溪。

    大坝已经将泄水道调到最小,原本依仗水利运行的高炉和磨坊如今都是用蓄力和人力勉强维持着, 却没有一个人有怨言。

    土地已经开始有了龟裂的迹象, 山岭中的树木草类都打着焉, 将向阳的叶面垂了下来。

    河边日夜不停的抽水机如今只是按时开放。

    一名农人排在水渠边,面带焦虑, 一辆驴车停在旁边, 他飞快走到一边去。

    这时, 旁边突然有人欢呼:“水、放水了!”

    大家顿时一拥而上。

    两大桶水很快被打上来, 他们飞快将桶盖封好, 细心地带放到驴车上, 都没有抽驴鞭子, 而是牵着驴走向麦田去, 生怕洒漏了一滴水。

    驴车很快来到田间,老人挑着水到麦地里, 拿出长柄的木勺, 开始一勺勺, 从根边慢慢为麦子浇水。

    那些管事说了,这样慢慢浇透水,比直接漫灌维持的时间更长, 更能增产,耗费的水还少。

    旁边的地里也是一样,大家都小心地浇水,他们再也不急着说什么水不够要抢水之类的话了,前些日子,两个村子争水,直接被扣了抽水渠的上水时间。

    如今,大家都要听市政那边的调配。

    虽然郡守说了存粮够用,虽然家里的粮够吃到明年,但大家还是心慌啊。

    晋朝这些年来,天灾太多了,哪一次不是背井离乡,跟天争命,好不容易才安居两年,却又遇到这样的大旱,这日子要怎么过啊?

    愁眉之中,大家都会在闲时看着天空,希望能有雨水降下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他们收到了上党征兵令,盖着大印的白纸贴在村头的告示栏上,非常醒目。

    一名少年给他们宣读着内容。

    “什么,要征兵?”有农人惊呼,“那地怎么办,俺家今年还有四亩地没有浇水呢!”

    “不是现在,”那少年叹息道,“你们这要浇地,第一波征的不是你们,是壶关、长子、襄垣那边,那里没有这么多水渠,也没水坝,就算现在降雨下来也没用,全部绝收了”

    绝收这两个字听得村民们目露恐惧,这代表的是一年辛苦、种子、肥料的白费,代表着今年的收入没有着落,代表着必须得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