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利润。
而是往外租出去,赚取房租费用。
在整个北平市,他光是房产就有一千多处,每年他收取上来的租金就高达四千多两。
只要是这个行业有和珅的身影,那这个行业便是盈利最高的行业。
还有当时很少有人涉猎的矿产,投资大,回资比较慢,而且还要担着巨大的风险。
可面对这样的风险,和珅根本没有丝毫的迟疑,直接将资金投入到了采矿行业当中。
而他看中的就是煤炭行业,而他在门头沟和香山两处,进行大规模的开矿采煤。
在传统士人中,往往存在着一种耻于谈钱的风气。
然而,和珅却与众不同,他往往总是丑话说在前面,肯定不会让自己的荷包受委屈。
对待金钱的态度清晰明了。
他坚信在金钱面前,即使是亲兄弟也需明算账,这一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。
和珅的外祖父伍弥泰是一位高官,曾经向和珅借白银两千两。
然而,和珅精明如斯,他担心伍弥泰没有能力还账,竟然逼着自己的外祖父拿他家地契作为抵押。
这种行为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,因为地契是家庭的重要资产,一般不轻易外借。
这也显示出了和珅在金钱问题上的谨慎和精明。
不仅是他的外祖父,即使是他的岳祖父英廉的孙子向他借钱,也是拿地契作为抵押品才借出去的。
这进一步证明了和珅在处理金钱问题上的深思熟虑和谨慎态度。
包括他的亲舅舅明保向他借了一万五千两白银,要求每月按照一分利息来计算。到后面连本带息一直滚到了两万一千多两。
这种精确的计算和冷酷的商业头脑让人不得不佩服。
他的贴身下人傅明向他借银一千两,他甚至规定如到期不能还清,就要从他的月钱当中直接扣除。
这种对待家人还真的是‘一视同仁’不分远亲贵疏,显示出了他在金钱问题上的坚定立场。
傅明去世后,和珅并未念及跟随自己多年而免除债务,反而让傅明的儿子代替还债。
他甚至每月规定按七厘起利,加上以前所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