佑茗不小了,十五岁了。”
“小呢,”赏英树从报纸上抬起眼,他从赏南五年级的时候当了他们设计部门的部长,坐在办公室指点江山,鲜少再出去跑公司,那股领导的气质慢慢就坐了出来,“看你和小茗瘦得,多吃点。”
赏南喝了一大碗粥,吃了一根油条,两个小馅饼,还有几块奶油味的糍粑。
青春期,长身体,佑茗比他吃得还要多,小时候就吃得多,现在吃得更是多,难怪能长到几百斤,赏南想道。
.
没有任何意外的,赏南和佑茗上了同一所高中,他俩成绩足够好,上当地最好的附中都没问题。
可在择校的事情上,张心心和赏英树仍旧争执了小半个月才确定下来。
赏英树思想比较老派,他觉得在哪儿上学都是上,而且公立附中已经很好了,都是一本的苗子。
但张心心却执着于要送赏南去首都某附中的国际部,她的理由很简单,她不希望自己儿子被拘在这座屁大点面积的小城,各方面都跟不上发达城市的学生,以后的能力自然会差一些。因为她不能保证自己的儿子就是那个万里挑一的个例,当爹妈的,对儿女滤镜太厚不是什么好事。
她赚了钱,自然要给赏南铺最好的路。
“努努力,不就行了。”赏英树说。
张心心却道:“不需要那么努力,为什么还要努力?”
赏英树:“……说得也是。”
李蔓清以前没什么主见,近几年好了许多,她听了张心心和赏英树的决定后,还是想要问问佑茗自己的意见。
只要佑茗愿意,她砸锅卖铁也会给他最好的。
佑茗都没花时间思考,就点头说:“我想去。”
小南去哪里,他就去哪里。
张心心从合作伙伴那里很快就弄来了入学考试的科目要求,她生意做得越发大,连锁早就开去了省会,就算学校要查资产……甚至是投资落户,她都完全没问题。
她的突然变卦,给了赏南一定的压力,本来凭借他的中考成绩,进入当地最好的高中没有任何问题,但去首都附中的国际部却不是那么简单的,幸好他有原来的底子,外文考试和面试也难不倒他。可为了稳当,他仍旧苦熬了一周准备笔试和面试。
佑茗也是一样,不过他精力十足,在赏南困得直打哈欠的时候,他还能在一旁絮絮叨叨地和平板里的机器人流利地进行外文对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