炸串生意很好做,看起来上手也很简单,前几天那对婆媳来抢生意,但凡她们没有贪心地想抢已经被孟婵打开市场的纺纱厂家属院那边,而是换个地方,这生意肯定干的起来。
孟婵想要的,就是在炸串生意在县城遍地开花之前,让这座城市里的大部分人都认准她的品牌。而她,将借此机会转型成为这座县城最大的炸串供货。
杨玉桥看着面前的这辆三轮车十分心动,问道:“妹子,你给个实在价,这车得多少钱?”
“一千。”
不等杨玉桥说什么,她便接着道:“其中包括我说的教学,前一星期我每天免费给你提供五斤鱼丸和一斤酱料,第一个月鱼丸只收你成本价,一年之内,店里有新货上市都会优先选择卖给你,并且保证教会你怎么做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,服装厂这边我只卖你一家,不会有人来抢你生意。”
孟婵递了个做好的鱼丸过去,说道:“大哥尝尝。说句自大的话,就凭我这手艺,哪怕有人眼馋过来抢生意,你觉得能抢的过你吗?”
话在心里转了一圈又一圈,杨玉桥下意识把鱼丸接了过来咬了一口,鲜香滑嫩的口感顿时在舌尖跳跃,一下子便将他的注意力吸引到了鱼丸上。
杨玉桥一脸地不可置信:“你确定能教我做出这个口味?”
孟婵笃定地点头。
若真是这样,那这一千块钱确实不贵。
就这一天一百的营业额,哪怕他将来一天只挣五十,二十天之后就能把本挣回来。
不过,一千块钱对于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的他来说,要拿出来,真不是一件容易下决定的事。
孟婵也不着急,写了个地址给他:“你想好了就来这个地方找我,以后进货也是去这里。”
说完,她便不打算再在这边待下去了,从南到东再到北,她围着县城转了一圈,东边和北边也有人来问,不过孟婵看得出来,大多都不是真心想干,索性她也不在意就是了,如今能有一个人想干对她来说也是好事。
绕回家之前,孟婵先去店里拿了定做的雨布,上面画了炸鱼丸,写着“孟氏炸串”,还标注了加盟信息,这些东西占满了整个车身,十分醒目。
第二天她一早就恢复了出摊,接受了一堆老顾客的怨念和对她家包子的夸赞。孟婵回家之后,就见到了站在门口的杨玉桥,旁边还跟着他媳妇。
起草了一份合同,在签字按手印之前,孟婵针对其中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