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这书我不穿了!

首页

第 229 章 一切如故(3/4)

子,似乎修身养性,没有再生杀孽,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呢?

    所以,他勤奋认真,都是为了让主上看到他的价值。

    当看到两个狗子时,崔曜眼里闪过惊喜之色:“这位便是两位小公子了,真是人中龙凤,将来必有一番大作为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敢指望他们有大作为。”萧君泽晒道,“走吧,带我逛逛这几年没来的襄阳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终于到展现我实力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不过,这襄阳之主和雍州之主一起前来视察,且提前半个时辰才通知这种事,还是让整个鱼梁州的工坊主们颤抖了。

    他们根本没有打扫卫生,最好的织户有的正在轮休,好些的场房还没有修缮……

    这该如何是好啊?

    在一座有一丈高的巨大的铁架面前,崔曜正侃侃而谈:“这台机器用了十八个铁件,六十多颗螺钉,和螺母,你不知道,光是做车螺母的机器,就花费了好大的心力!您不知道,那炉铁水正好烧出来后,做出的刀头锋利坚硬,销铁如泥,但可惜的是,后来再烧,便

    烧不出来了,也不知是原料还是炉温的问题……”

    提起这事,崔曜就一阵扼腕,书院那些研究烧铁的匠人一个个都要疯了,想要找出是什么东西让这炉铁变成神器的。

    听说那矿石是混了南中运来的铁矿,但他们也烧过了,没有什么用。

    如今,“”熔炼小组已经发下势,一定要把这炉神铁重现出来。

    萧君泽听到这,有点可惜,这材料学有时候就是玄学,没有办法,只能一个个用穷举法碰运气。

    “好在螺母产出后,许多铁件便可以相互铆合了,院长说,跟您说好的蒸汽机,也许就不远了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咱们的铁器都是做农具、武器,有了螺母,书院已经提议能不能用铁柱来支撑大殿,毕竟木头承载有限,但这太耗费铁了,还在讨论之中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是书院院长信都芳主持的混坊缠丝机器,可以同时绕八十个混纺的纱锭,”崔曜热情地介绍着这新机器,“这种机器只有书院的工匠可以做,图纸、零件都是分工后各做一部分,所以不必担心有人抓走工匠,便获得图纸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这机器耗费甚多,产量低下,良品不足,虽然有些商户说良品不足的机器他们也要,但是我下令把那些机器拆掉了,钱可以少赚,但万万不能坏了信誉。”

    崔曜一路对各工坊的新产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