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大唐:开局继承十万亩田

首页

第1983章 人间的繁华享受不尽,哪有那么多伤春悲秋?(1/3)

    rg

    江南子弟和北方人有很大的区别。

    这里的人或许没有那么多的思乡之情,而且在苏州城外,也没有诞生出那么多离别的诗句。

    所谓的折柳之情,出现在长安城外的灞桥。

    “但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这种诗词,和江南也没有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江南最为盛产那种,描述人间繁华场景,或者说,男女之情的诗句。

    这是因为,江南人士似乎天生有一种浪漫情调。

    他们并不认为别离是多么遥远的事情,或者说,他们认为别离是很常见的。

    人间的繁华享受不尽,哪有那么多伤春悲秋?

    相应的,关于那些壮怀激烈的故事,跟江南就更没有什么关系了。

    他们不懂前往倭国的人,立下了多么大的功劳。

    只知道自家子女,平安的从一个不毛之地回来了。

    记住网址rg

    只要出了苏州城,就是受苦,那就要好好的酬劳一番。

    于是,整个沙头口码头都成了美食的海洋。

    一张长条桌子,从岸口一直摆到大街上。

    足足三里多路!

    桌子上的美食,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。

    苏州的财政一点都不困难,因为这里没有那么多的人口需要去养活。

    而恰恰相反的是,由于这里率先进行纸币改革,百姓的生活,前所未有的富足。

    鸡鸭鱼肉都成了下等货,海鲜才是头牌。

    什么鱼翅鲍鱼,根本就上不得台面。

    一条条切成细丝的东星斑,完全可以当成主食来吃。

    “我家孩儿,自贞观九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了倭国,至今已经三个年头,不知他是瘦了还是胖了...”

    一个老汉,端着巨大的木盆站在人群之中。

    盆子里,是早就准备好的醪糟。

    好像还撒上了桂花,闻起来香香甜甜的。

    周围的人听到老汉的话之后,顿时肃然起敬。

    越早前往倭国,就证明,身份越高。

    像第一批前往倭国的人之中,个个都是王公贵胄!

    因为他们须要抢到开疆拓土的第一笔功劳。

    越往后,身份自然就越低。

    等他们回来,也就只能喝点汤。

    “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