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大唐:开局继承十万亩田

首页

第1825章 自古以来,一向是从龙之功最重(3/3)

戏班子,关系颇深!”

    柳白一怔。

    一旁的李承乾,也好奇的眨了眨眼睛。

    戏班子?

    长安城,何时出现戏班子了?

    这年头,可还没有‘唱戏的’这一说法。

    大唐时期,卖艺的人总共分为两种。

    一种是官方的,也就是教坊司的伶人歌姬,以及宫舆司的琴师舞女。

    另外一种,则是民间的,泛指那些风月场所。

    专门以卖艺为生的,一般都是异族人,其中以龟兹人居多。

    有的人以为,大唐少不了走街串巷耍把式的。

    其实...还真就没有。

    大唐的户籍制度,严苛到令人发指。

    豪门中的奴役侍女,走在大街上,都会有巡城司的过来盘问。

    若是拿不出个所以然来,肯定会被当成逃奴处置!

    而且,老百姓还没有富裕到,大白天不干活不做买卖,跑街上瞎逛的。

    晚上?

    哪座城市晚上没有宵禁?

    一年到头,只有两次金吾不禁的夜晚。

    靠两个晚上赚钱?

    还不饿死?

    所以说,当听到‘戏班子’这个说法的时候,柳白有些出神。

    正统的说法,是到了清末,徽班进京,成就‘京剧’的国粹之名后,大型城市才有了‘戏班子’这样的群体。

    贺兰楚石一看就知道,柳白没听说过戏班子。

    他不禁笑道:“少爷没听过是正常的,那戏班子只在永阳坊和常安坊活动,巡城司不许他们进到北边来。”

    柳白心头了然。

    永阳坊和常安坊是长安城的西南角,也是长安城唯一的混乱之地。

    只有在那里,没有身份的戏班子,才有生存的土壤。

    “他们演些什么?难不成,是唱戏?”

    贺兰楚石挠了挠头,道:“卑职也没看过,只是听说,上官大人写了些戏文,交给教坊司演练,后来泄露出去,被那些戏班子得到,具体演的是什么,卑职实在是不清楚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