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大唐:开局继承十万亩田

首页

第1566章 什么时候见他干好事不留名?(1/3)

    砰!

    一身戎装的李二,冷着脸走进紫宸殿,将手中的马鞭丢在桌子上。

    马鞭上的宝石配饰,被磕成了好几块。

    李承乾小心翼翼的跟在身后,将头盔摘下来,放在一旁,抓起马鞭,心疼的看了几眼。

    狮子国进贡的宝石,有钱都买不到。

    即便放在十二坊,也能换半套豪宅,就这么没了.

    败家玩意儿...

    “陛下,太仆卿到了...”

    刘瑾小碎步来到跟前,语气十分柔和。

    熟悉陛下的他,甚至陛下已经到了火冒三丈的地步。

    “让他滚进来!”

    刘瑾吓得一哆嗦,急忙跑到大殿门口。

    金日磾!

    这位被柳白召唤出来的,大汉名臣,已经成了土生土长的大唐人。

    他在民间有一个‘伯乐’的雅称。

    李二和柳白的汗血宝马,就是他从长安城中一家铺子里发现的。

    至今,已经繁衍了好几代。

    穿着四品官服的他,依旧是张娃娃脸,看起来比薛礼还要小几岁。

    实际上,他马上就要三十岁了。

    作为执掌天下马政的重臣,平常的时候,不显山不露水。

    一到了战争时期,他的重要性则会完全凸显出来。

    时代在发展,步兵的厮杀已经成为过去式。

    骑兵,才是征战天下的主流!

    培养一名合格的骑兵,要付出无数代价。

    而其中最大的代价,就是战马!

    大唐的战马,从来就没有够过。

    一人一骑是不现实的妄想,大唐的骑兵,最少都是一人两骑。

    行军之时候,在马上吃马上喝。

    到了打仗的时候,再换上最快的马。

    有些有家底的骑兵,甚至要一人四骑!

    金日磾用了近六年的时间,改良战马的血统。

    如今的他,正在用突厥马、大食马、顿河马,塑造一种有利于大唐战争的优良品种。

    他的重要性,甚至超过军器监和将作监!

    刘瑾来到门口,低声道:“小金子,陛下心情不好,你悠着点。”

    金日磾咧嘴一笑,露出两排小白牙

    。

    俊秀的年轻人总是会博得人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