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大唐:开局继承十万亩田

首页

第1515章 实行军票,可不容易啊(1/3)

    最近,宫中传出来些消息,说陛下不打算给大头兵发饷银了。

    乍一听到,长安城的老百姓都慌了神。

    自古秦兵耐苦战,关中一带,说不上家家户户都有当兵的,不过比例却是实打实的高。

    平均下来,一个普普通通的庄子千来口人,称得上壮劳力的,顶多二三百口。

    刨除特殊情况的,至少也有一百多号人需要服役。

    府兵制并不是全农皆兵,严格的说,只能算全兵皆农。

    至少,独生子是不必去服徭役的。

    兄弟多的,也只需要选出一个人来。

    自封德彝上疏,建议将服役年龄从十八岁,提前到十六岁之后,大唐的府兵总体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速度。

    打仗的时候并不多,没人在乎偶尔的意外减员情况,乡间的老农,巴不得将儿子送到军中去历练历练。

    就算真去打仗,也不吃亏。

    只要能活着回来,哪怕缺了胳膊少了腿,朝廷也会养一辈子。

    若是立下些许战功,那是最好不过的。

    策勋二转以上,就能去地方折冲府当差,再不济,也能加入各地巡城司,那也是妥妥的官老爷。

    此外,朝廷也规定了退役的年龄。

    起初是六十一岁,后来因为军中的人实在是太多,这才改成五十五岁。

    当兵好啊!

    当了兵不仅省口粮,还能给家里免除一部分其他徭役和赋税。

    况且,比在乡间厮混一辈子,有前途多了。

    家庭条件不错的,若是能提前制备下兵器和铠甲,进了大营就是正兵!

    真有那种家底殷实的,若是能给备下匹战马,那更了不得!

    骑兵属于全脱产的编制,平常不用务农,待遇也比普通大头兵强得多!

    因此,但凡是年龄够,体格好的后生,当兵是第一选择!

    府兵讲究的是战时为兵,闲时为农。

    就算当了兵,一年里也有七八个月是待在家里的。

    说白了,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!

    而军票之策的推出,造成了一种利益上的矛盾局面。

    皇帝要大肆开垦军田,听说

    还打算把皇家的农田,全都交给府兵们耕种。

    这下子,自家当兵的孩子哪里还有时间,照顾自家的农田?

    

关闭+畅/阅读=模式,看最新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