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侯爷种地厉害着呢。”庄稼老把式老朱头竖起大拇指,“小侯爷的实验田里的粮食,比咱们种的还要多两成。小侯爷说了,明年会教咱们怎么种地,我老朱头以后就按他说的方法种!”
老朱头种了一辈子的地,他精心耕种的庄稼在收获方面已是粮食产出的巅峰,小侯爷却比他还厉害,事实上,小侯爷的实验田的产出,比全大康平均亩产还多了成。
皇帝在看过不需要母鸡也能孵蛋的蛋房,又看了养蛆喂养鸡、鸡粪喂鱼,以及鱼塘的大丰收后,不禁深深吸了口气。
他转头对外甥道:“你去问问江子宽,这些种田养鸡之法能不能上交给朝廷。”
“舅舅放心,绝对能的。”杨清泉想也不想地保证。
他对江子宽非常了解,知道他做的这些,其实并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天下百姓。
果然,小侯爷没说什么,先递了一本书过来。
皇帝不是第一次看小侯爷写的书了,事实上,小侯爷写的每一本书他都看过,别的不说,那《仵作记录》真的十分有用。
小侯爷腼腆一笑,指着序页道:“皇上,其实这是臣的娘子整理的,她是个才女。”
杨清泉也被分到一本,他翻开这本《我在梅庄种田的日子》。
文字清丽,词藻如诗,俨然将种田种树的悠然生活写得像一首诗,文笔优美得令人惊叹。
杨清泉一看,就知道这是侯夫人黎郁云的功劳,因为小侯爷绝对没这个文彩。
不过这书的重点不是文笔,是里面的孵蛋养鸡养鱼种田之法,还有新式犁的构造都画上了。
皇帝边翻边看,到最后已经翻得飞快,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用。
“快速养鸡法如下……鸡比平常早出笼两个月,鸡蛋也产得多,双黄蛋机率更高。”皇帝忍不住一拍桌子,大喜不已,“朕马上让大司农学这个养鸡的方法。”
小侯爷想得很美,皇帝答应会给这本书写序,这书很快就会扬名大康,到时肯定能卖到大江南北。
他的小钱钱马上就要排着队走进他的库房啦!!